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特别策划  >  列表

稷山板枣的前世今生

稷山板枣的前世今生
当地为了开发保护古树,建设了国家板枣公园,是人们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山西省运城市的稷山县被誉为“中国板枣之乡”,这里盛产大枣且枣类品种繁多,有板枣、长枣、蛤蟆枣、柳罐枣、园红枣等。其中稷山板枣最为有名,被列为山西省七大名枣之首。从古文献和民间传说来看,稷山板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尧舜...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4月11日

清凉五台之趣闻二三

清凉五台之趣闻二三
清凉寺镇寺之宝——清凉石,传说文殊菩萨常坐在石上讲经说法,所以又被称为“曼殊床” 在山西,谈及祈福许愿,多数人应该都会想到位于忻州的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与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每年前往五台山的游客络绎不绝,不论是...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4月11日

至简中的智慧:莜面栲栳栳

至简中的智慧:莜面栲栳栳
一碗莜面栲栳栳配上一碗蘸料,“一家吃着十家香”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它浇了文水。交城的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那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灰毛驴驴上山,灰毛驴驴下,一辈子也没坐过那好车马……”一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交城山》,道出了交城人的食俗风情,也勾起...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26日

寻味山西——饸饹面

寻味山西——饸饹面
饸饹面与红烧肉薄片、海带丝、酥肉片及各种佐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香味十足 山西面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繁多的面食种类,丰富的制面原料,独特的制面工艺,多样的制面工具等,体现出浓郁的百姓饮食特色,随着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山西面食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组成部分里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的老家位...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26日

食在山西之“猫耳朵”

食在山西之“猫耳朵”
炒猫耳朵令人食欲大增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又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多样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当地优质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山西人民依托当地的特色农作...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26日

晋享美味之山西剔尖面

晋享美味之山西剔尖面
左手持板,右手持签,将面条一根根地拨入锅中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如果说煤炭是大自然赐予山西的“黑金”,那么面食就是山西的“白银”。山西面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达到了“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重样”的境界。在博大精...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25日

刀锋下的艺术——大同刀削面

刀锋下的艺术——大同刀削面
中厚边薄的削面吃起来十分筋道爽口 山西人的乡愁,大抵都能在饭桌上找到寄托。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是自己儿时上学前的一份念想,是离家后内心的一份羁绊,也是与同乡友人打开话匣子的密钥之一。对于大同人来说,刀削面似乎已不再是一碗普通的面食,而是这座城市独有的记忆符号。 作为山西特色传统美食,刀削面流行于山...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25日

人生百面,必有一碗老太原打卤面

人生百面,必有一碗老太原打卤面
宽度约3毫米的手工擀面条,根根分明 碳水之都、面食之根当属山西。究其原因,在于山西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滔滔黄河水,巍巍太行山,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土地多贫瘠且盐碱化较为严重,耐盐碱、适应性强的小麦自然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面食也由此出现。 面食与我国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过去,农村的大户人家在春...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25日

宗族与祠堂——广东陈氏的灵魂寄托

宗族与祠堂——广东陈氏的灵魂寄托
广州陈家祠堂正门外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在中国人的心中格外重要,姓氏的意义也远远不只是一个符号与标识。家喻户晓的百家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在传统中国社会里,除家与国紧密联系外,还有一种关系是宗族关系。而由宗族关系衍生出的宗族文化作为中国独有的现...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13日

提壶论酒,如梦杏花

提壶论酒,如梦杏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人类文明发展演变过程中,酒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酒文化也随之衍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西方,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传授给众人;尼采用“酒神精神”探索从生命的绝对无意义性中获得悲剧性陶醉。在中国,史籍《世本》记载:“仪狄始作...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7日

一座五台山,一生朝台旅

一座五台山,一生朝台旅
自台怀镇眺望远山,山上积雪清晰可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初秋的五台山,炎热中伴着渐起的凉意,温度十分适宜。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为海拔的抬升,这里在炎炎酷暑仍能感受那一抹清凉与惬意。在“秋老虎”残存的季节里,来到五台山能使人感觉到身心舒畅。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九月的五台山犹如一幅气势...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6日

晋祠——承千年古韵,萃三晋风华

晋祠——承千年古韵,萃三晋风华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古人云:“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千米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7世纪至12世纪间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极为辉煌壮美、...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3月6日

“五字家训”成就百年家族

“五字家训”成就百年家族
李文达:百年李锦记背后的传奇“战略家” 最新公布的《2023年胡润富豪榜》显示,广东李文达家族以1350亿元财富,位列中国富豪榜第16位、世界富豪榜第77位。其家族的创富秘籍,源于一锅忘了及时关火而熬得焦黑的汤汁,然后他们把这种“升级版黑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李家是如何打破“富...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7日

家风如细雨,润心细无声

家风如细雨,润心细无声
簕仔树 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说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传统家风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和文化因子,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家风如同缱绻的春雨弥漫在家庭的每个角落,它不是生硬刻板的理论说教,也不是贴在墙上的条...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7日

笃行不怠,一步一脚印书写村民幸福生活

笃行不怠,一步一脚印书写村民幸福生活
  史波涛与爷爷史清秀 自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一直注重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我国各地要继续坚持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充...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3日

重建古戏台,留驻历史旌扬文化

重建古戏台,留驻历史旌扬文化
东土棚村文化活动室 二○二三年,已是吾乡古戏台自然毁损的第二个年头。夜阑偶入梦,感慨万千,遂作斯文为重建古戏台鼓与呼,是为序。 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英明领导下,全国上下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我们东土棚村家家户户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信心...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2日

七十年,山河铭记——致敬抗美援朝老战士张发

七十年,山河铭记——致敬抗美援朝老战士张发
挂满勋章的爷爷 跨过鸭绿江,身怀血海仇。宁全护国志,难忘故乡情。在祖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么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军竟用两年零九个月,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2日

抗美援朝上战场,扛担架无惧生死——梁地

抗美援朝上战场,扛担架无惧生死——梁地
荣获“光荣之家”称号 年仅18岁入伍奔赴朝鲜,在朝鲜战场上救助过无数伤员,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89周岁的梁地。回想起当年战争的情景,他仍然记忆深刻,在给我们讲述这段光辉岁月时,他几度哽咽。在老人的讲述下,我们了解了当时志愿军面对枪林弹雨的危险境地,以及他们顽强斗争并获得最终胜利的英雄壮举。我们...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2日

追溯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追溯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成步栓老人照片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于20世纪50年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在参加抗美援朝之际,这些士兵的铮铮誓言响彻云霄,他们说:“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如果没有办法建功立业,那就为国家献出生命;如果名字上不了英雄榜...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1日

致敬最可爱的人卢德: 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使命

致敬最可爱的人卢德: 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使命
    卢德老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太原工人文化馆响起,广场上路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战歌一起,我们的思绪就被拉回到1950年10月19日这一天。 伴着暮色与秋雨,彭德怀总司令坐在吉普车中缓缓驶过鸭绿江,紧随其后...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4年2月21日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