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民俗非遗  >  列表

忆戎存仁

1999年新春的一天下午,我应邀到一位老乡家作客,适逢其父母与他们一家欢聚一堂,叙聊家常。俗话说:“老乡见老乡,热情加三份”,寒暄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家乡这块热土上。在融洽的交谈中,其父80高龄的戎存仁老先生显得格外兴奋。他不住地向我问这问那,我惊奇地发现,他对我们家乡的地形山水竞了如指掌!我疑惑地问...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张崖沟惨案

1940年农历三月初四,雁北妇救会的13位女同志,还有以雁北六支队二营教导员田祥瑞为首的5名男同志,一共18个人,向张崖沟转移。黎明时分,东方发白,下了点雪。他们在张崖沟吃过饭,来到王縻柱煤窑,看窑人黄科会安排他们下窑。黄科会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怕他不懂事泄露了秘密,也被带着下了窑。窑筒洞里架着梯子,...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王如柏:将一生奉献给三线建设

1959年王如柏任毕节专属统计局副局长时照片王如柏出生在云南镇雄县的一个贫困家庭。“我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7岁就开始放牛。12岁时,去城里当学徒工,但也遇上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位恩师——伍淑芬,她教我读书认字,也在县城学徒生活中艰辛地生活了八年”,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1949年,解放军到贵州后,将他从这个...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苏轼的祠堂

车抵眉州,已近黄昏。从酒店十三楼的阳台上望下去,三苏祠矮居几百米外老街纵横的民居中。就是那一点点隐隐出现的围墙轮廓,在我脑海逐渐清晰放大,“一门父子三词客”之精神气魄波涛般汹涌而来——凝练老泉(苏洵)、豪放东坡(苏轼)、冲雅颍滨(苏辙)。疾步去往三苏祠。三苏祠门口有一联——古今三手笔,天地一...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谁真正养老山水间

老天爷眷顾我们,2022年6月12日这一天并没出现天气预报说的狂风骤雨,反而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在阳曲县石庄村的村口,一位放羊倌正赶着他的五百只山羊浩浩荡荡跨过康西公路。村里的房屋在公路西,羊群过了公路后,便欢快地跃上黄土高坡,羊倌则悠闲地坐在公路边的水泥墩上。他身穿一件蓝色外套,头戴一顶布帽子,胸...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老姑家的黄海棠

晨风夕月,蝉鸣蛐吟。不知不觉间,乡下的老姑已经离世多年了,岁月倥偬,记忆依然泛着熠熠生辉的光泽。每当忆起疼爱如母的老姑时,总会想起老姑家硕大甘甜的黄海棠,想起在黄海棠甜润果汁里恣意流淌的美好童年。 老姑住在远离矿区17.5千米的沐石河拉腰子乡下。当年生活拮据,每一次去老姑家度暑假,总会在表哥或表姐的牵引...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家乡的古庙会

庙会上,江湖艺人和各路商贩也云集而来,热闹非凡。卖布的、卖锅碗瓢盆的、算命的、套圈的、抓阄的、打靶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各种小吃摊点和百货铺面摆满了大街小巷,让人眼花缭乱;高音喇叭和手持话筒的幽默广告词不绝于耳。奶奶庙是俗称,原名太宁宫,现叫普度寺,位于阳明堡镇堡内村东,其始建于宋代,历代...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山西民间契约

发黄的草纸,打皱的麻纸,成捆地摆在我的面前。别以为这是清理卫生整出来的一堆废纸旧物。它其实是岁月留给我们的一把钥匙,一把认识民间契约文化背景的钥匙。翻开这些已经变成文物的麻纸,每张上面都写有密密麻麻的毛笔小楷,有的笔墨秀气,文字顺畅,有的文字粗通,字迹潦草,还免不了夹个把字。不管哪家的契约,...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太谷城乡远近闻名的武家避暑山庄

太谷城乡远近闻名的武姓岭墅武家避暑山庄“延寿庄”,位于侯城乡胡家庄村,占地20亩,海拔900米。胡家庄村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村落,如今村民皆散落居住在山根和山腰,山寨则建在山巅。寨内在未重建时仍可看到不久前,人们在此居住过的痕迹。延寿庄在这众多的“山寨”中,不是最大的一个,却是一个很特别的“山寨”...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八路军战士薛翠莲

家。十岁时,父亲抽大烟,将她母亲高二女卖给韩村孟仲,自己跑到内蒙武川当了长工,留下七岁的弟弟薛来开由奶奶李二女抚养。李二女衲大底(做鞋底),种兰花烟,刨点边头沿脑的坡地,种些山药、葫芦,老少相依,糊口度日。“童养媳苦,人家吃莜面,自己吃苦菜,人家炕上睡,自己地下站”。稍大一点,薛翠莲就下定决...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兵寨烽燧吴辛寨

据《平鲁县志》记载,平鲁境内有古寨12个,相传辽宋时期所建,均建在关隘要道处。各寨筑有军营和土台(瞭望台),外围土墙或石墙。土台高10余米,人可攀登至顶,居高临下,远眺方圆10余里。吴辛寨的古寨筑在北山间,距井坪镇东南30公里,可监视周围山沟道路的军事活动。在《吴氏家谱》中这样写道:“后北虏犯境,虏...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赤胆忠诚王尚志

林龙,女,青年时与同乡王浩结为夫妻,1915年3月生子,名尚志。夫妻虽勤劳节俭仍不能维持生活,被迫由寺儿窑迁居宋红沟村。王尚志童年同父母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就学,因聪慧好学,成绩优良,深受师生喜爱。小学毕业后,曾先后考入山阴畜牧学校、宁武五中、右玉七中,但均因家贫辍学。“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抗日英雄刘全义,宁死不屈献青春

刘全义,平鲁赵家窑村人,生于1915年。幼年读书,高小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七七”事变后,刘全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动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和开展合理负担、“四项”动员工作中成绩卓著。成立朔县抗日民主政府后,刘全义任该县公安局审讯股长。1941年3月,她带领警卫队夜入东榆林日伪据点,智取敌人步枪七支,子...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骡驮轿

骡驮轿是一种流行于山西朔州平鲁一带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婚俗迎娶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花轿。骡子要经过精挑细选,必须训练有素、体质壮、毛色好。骡驮轿的花轿做工考究、木料结实、雕刻细腻、结构严谨。朔州平鲁,秦代为“武州塞地”,汉代“屯宿重兵”,直至明清,一直是塞北著名的古战场。汉族与北...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剪纸

山西地处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民间剪纸艺术分布于各地,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的柔丽的彩色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尤以广灵称最。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和日常生活。山西各地因风俗各异,故民间剪纸呈...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水烟枪

过去的农村,抽烟都是抽自己种的小兰花,富裕的会抽水烟。面高人抽水烟十分讲究,尤其是烟具,和南方人的竹筒烟袋是没法相比的。小雪过后气候渐冷,村里自己养羊的人家就开始宰羊。一提起羊来,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知道羊拐弯,也就是羊小腿的那部分。饭店里有烧的焖的烤的,整条小腿还带着一个关节,所以面高人叫羊拐...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中国春节说庙会

历史云烟转眼即逝,如水,如风。而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却生生不息,一直存活在千百万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民间庙会等社会形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庙会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集中包含着民间社会异常丰富的感情和信仰。它更是我们民间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更是将来的。庙会,又称“庙市”或“...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传统村落建戏台要举行打台仪式

  旧时新建的戏楼、戏院、会馆、庙台等,首场演出的戏班,都要举行“破台”的祭礼。如果演戏时出了大事故,死了人,也要破台。戏业人称台口朝南、朝东的戏台为“阳台”,朝北的为“阴台”,朝西的为“白虎台”,俗话说:“想要发大财,最忌白虎台。”所以...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忻州民间摔跤 从庙会跌跤到摔跤之乡

摔跤,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在忻州可谓家喻户晓。每年开春到秋收,忻州、定襄、原平三县几乎天天有不同的村庄在举办形形色色的庙会,庙会是先民们在古代表达各种祈求和意愿的一种形式,有求雨庙会、有丰收庙会、求子会、许愿会等等。有庙会就有各种民间杂耍,玩艺儿和摔跤,忻州摔跤民间也叫“跌跤”、“挠羊”。...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