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松庙村木屋民宿。来源:新华网
“安睡”也能成产业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赵东辉 王怡静
夜幕初垂,树木林草影影绰绰,颇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山风牵动渐黄的树叶,“簌簌”的响声更显村庄空旷宁静。
这里是被称为“睡眠小镇”的松庙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夹于东坡山与石坡山之间,是一个植被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夜宿小木屋,晨起闻得虫鸟和鸣,一出门,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早晨于山村中漫步时,记者见到一位老人耕作田间,用锄头锄去收割后地里剩下的玉米茬。老人今年已91岁,身体依然健朗,他操着浓厚的乡音说:“这里吃得好,睡得好。”
徜徉在小路上,偶遇从河南新乡长垣市自驾而来的游客于女士一行人,她们正在山坡上采摘刚刚熟透的山楂。于女士告诉记者,她们这几个邻居经常自驾来松庙村游玩,夏天时还常在村里小住。
村支书张田杰说,暑假及国庆期间村里每天都有1万人次的客流量,有时床位都不够住。同行的马女士在这个小山村嗅到了商机,同他商量起了在村里开火锅店的事宜,计划已有了雏形。
松庙村早前并没有这么热闹,还险些成了“空心村”。村庄距离陵川县城30公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里因为林地多、耕地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张田杰说,以前村里的老百姓仅靠种植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维持生计,收入很低,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里人口也少,现在也只有138户、300多口人。
随着去年11月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投入运营,松庙村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打出“睡眠小镇·康养松庙”的品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掘睡眠业态,立志让宿于松庙的游客“睡个好觉”。
“我们和农户协商,将56户1万余平方米的破旧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统一收回到集体。”张田杰说,在康养民宿产业发展中,松庙村积极鼓励村民通过租赁的方式将保存完好的房屋改造为康养民宿,或者通过“政府贴息、免费担保”的方式新建民宿农家乐。
据中国睡眠研究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居民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22%的人群睡眠质量较差,“00后”入睡困难,“70后”夜醒频繁。“大城市里的人总是睡不好觉,没关系,我们这里有‘睡眠名医’。”松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云博说。
这里所说的“睡眠名医”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红星,是土生土长的松庙村人。去年以来,王红星每月都会回村诊疗一次,平时也会为住在村里的人进行远程会诊。
“王医生在北京的号很难挂,在村里为病人诊疗倒是更方便,我是慕名而来专程找他的,顺便在村里睡一晚上来‘疗伤’。”前来就诊的患者李峥说。王红星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家境贫寒,受到村民们很多照拂,现在有了一些成就,也想回馈乡亲。
路通财通。松庙村积极推进“驿站进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民宿产业,采用“县农投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模式,高标准打造了木结构餐厅、22个小木屋、13处民宿院落、9个汤药浴池、青年旅社、康养健身步道、健身骑行道、停车场、滑草场、12个木质售货档口等康养项目。
松庙村的民宿木屋很令人惊艳。一间间木屋错落有致,山下的16个木屋间错坐落于竹林、石板路和用于药浴的大药池间,更显雅致;山上的6个木屋排布较规则,星星点点地点缀于山间,更显脱俗。“听雨”“览青”“望翠”“优氧研究所”……这些民宿木屋各有特色,有的木屋可以卧看星空,有的木屋保留了晋东南民宅的原有构造,不少热爱骑行的人也会选择在此歇脚。
“我之前在这里住过一晚上,体验特别好,所以这次就带着河南的小伙伴也来住一住,他们也感觉很新奇。”来自晋城市的徐女士对记者说。
针灸、拔罐等服务由陵川县中医院提供,今年以来每天都有派驻医师在村里提供诊疗。此外,村里还利用陵川特色药膳、药茶等丰富康养食品,帮助游客更好睡眠,实现产业延伸,顾客走时还会买一些小米、醋、枕头等产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松庙村去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人均收入达1.2万元。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少村民也纷纷返乡创业。今年38岁的青年王文清就是其中一员,他原先在县城打工,2020年回村与母亲一起开了一家食宿一体的民宿饭店。“我们把自己的房子改造了一下,旅游旺季时,一个月的营业额有四五万元嘞!”这个晋东南汉子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
夜幕再次降临,明净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与山上木屋的灯火交相辉映。静谧的松庙村,又将迎来一个安睡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