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筑堡拒兵戎,地道三层网络通。刘武周曾敌猛将,秦王巧取尉迟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十届名誉主席冯骥才称其为“被历史遗忘的聚宝盆”和中国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这里就是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的张壁村,又名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建筑历史悠久,始建于北朝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建筑面积广阔,达12000m。整体呈长方形,东西374m,南北244m,城堡周长1300m,堡墙为板筑夯实,高约5—7m。张壁古堡在中国古村落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座古堡,更是一个集军事防御、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宗教信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尤为珍贵的是,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众多文物古迹也可以在此处找到。2005年,张壁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随后又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以及中国传统村落等。
张壁古堡俯瞰图十分壮观
千年古堡,星宿传奇。张壁古堡的独特之处首先就在于它与星宿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星象村”。关于张壁古堡的村名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但是“张、壁”二字似乎就和二十八星宿之张宿、壁宿不无关联,古堡的南北两座堡门分别对应张宿与壁宿。而村内的地形地貌、建筑也深受星宿文化的影响。具体而言,从上到下俯视整个张壁古堡,其形态与天上的奎星形状竟十分贴合,令人叹为观止,不禁感叹古人超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张壁古堡内还发现了众多的星象对应物,如堡墙、奎星楼、真武庙等,而地道里尤其多,如将军窑对应参宿,参宿主大将军府;粮仓对应觜宿,觜宿主囤积军需物资……竟累计多达30多处。“天上奎星,人间张壁”,如此浪漫而神秘,令人无限向往。
张壁古堡内的民居建筑设计精妙,可以让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张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堡中有一奇观,名为槐抱柳,即槐树与柳树合种在一起的树。相传此树植于宋代,其中的槐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柳树也有60多年的历史,所以也称“千年古槐半百柳”。
据村里人讲,此地原来不止有一棵槐树,其实种着六棵槐树,后来当地战乱纷纷,仅有一棵幸存。唐朝时,有一位刘姓木匠心怀慈悲之念,看到一棵古槐孤苦伶仃,便在槐树干凿了一个小洞,将一棵柳苗插入,希望其与槐树为伴。没想到,柳苗在槐树的呵护下,长成与其比肩的参天大树。俗语有言,“北斗注死,南斗注生”,六棵槐树对应着南斗六星,至此才发觉张壁祖辈种植此树的良苦用心,大概是希望村落子孙后代可以生生不息,繁衍下去。如今,“槐抱柳”也成为游人参观张壁古堡不可不看的一处风景。游人络绎不绝,纷纷在此地拍照、留念,祈福家族兴旺,子孙绵延。
了解得越多,越惊讶于古人的智慧,难以想象当时发现张壁村和星宿文化不谋而合的人又是多么激动。除了这些人文建筑,张壁村还保留了“祭星”这项传统习俗,传承已达一千多年。这项活动从侧面也印证了张壁村是星象文化村的真实性,星宿文化已经融入张壁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每年的正月二十八,张壁村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祭星”仪式。花馍展示、乡邻踩街、燃灯祈福、祭拜星官、酬神唱戏、共赏星辰……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星宿文化浪漫而神秘,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张壁古堡祖辈用星宿文化建村,深深地寄托了他们对家的深深眷恋与无限热爱,令我们动容。然而,在沉浸于这种浪漫的文化之余,我们也必须正视其背后无可奈何的现实因素。
张壁古堡的军事渊源十分悠久,当时这里作为军事要塞,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其地理位置独特,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要想保护好堡内百姓无恙,古堡的建设者们必须在防御工事上下大功夫,正因如此,一座防御实力过人、恢弘壮观的古军事堡垒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们也有幸得以瞻仰古人的智慧。
古堡街道干净整洁
张壁古堡构筑了一套由堡门、巷门、次巷门、宅门、地道组成的严密防御体系,堡内防御层层递进,将敌人拒之门外,以护佑堡内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古堡的堡门用砖砌成,堡墙上日夜布防,一旦发现敌情,可以快速将信息传递,以便及时调兵遣将,有效抵御外敌。古堡外还建有瓮城,瓮城起到的是缓冲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战略战术。而次巷门则潜藏在堡内各条巷子之中,这里相较瓮城更具备灵活性,无论地面,还是屋顶都可以作战。十分巧妙的是,古堡内各个宅门之间也是相互联通的,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也留给了百姓遇到突发情况的逃生空间。
“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张壁古堡五级防御体系中最为特别的应是地道,地道位于村落的下方,长达3000m,里面九曲十八弯,与地上堡四通八达,且机关遍地,稍不留神就会迷路,是防御外敌的一大利器。此外,地道既具有生活作用,又兼具军事防御效果。若在战时,地道可以作为士兵的秘密通道,用来防御敌军,百姓们也可以进来躲避战乱。
地道里面的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墙壁上凿有小孔,可以进行空气流通。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小坑并非随意开凿,而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布局,专为放置油灯而设。同时,在地道内既有规模较大的屯兵洞、粮仓、马厩,又有陷阱、伏击坑、射箭坑等军事设施,还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可谓一应俱全,几乎是一个地下村落,也兼备军事防御作用,进、退、攻、防、藏、逃皆可。
张壁村精美的建筑
战火纷飞过后,张壁村终于迎来了和平。张壁古堡也逐渐从最初的军事城堡向民堡转型,张壁百姓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进张壁古堡,各种精美的雕刻艺术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精美雅致、喜庆是一大特色,所雕刻的作品内容多为狮子滚绣球、喜鹊登梅、鹤鹿回春等,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福”字影壁,福字上,龙形、鹤首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右下又楷书一“田”字,寓意深远,在全国都属于独一无二的艺术。
移步换景,兀自走到了空王佛行宫。空王佛行宫的存在,更是为张壁村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严的色彩。它坐北朝南,位于北门的丁字门顶之上,其内供奉的空王佛像,庄严慈悲,墙上印刻有壁画,壁画生动地描绘了空王佛成佛的传奇故事。殿顶的明代三彩琉璃装饰,色彩斑斓,工艺精湛,尤其是那块稀世珍宝——孔雀蓝琉璃碑,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此外,张壁古堡内的宗教祠庙也有很多,在不到0.1km的土地上,南北两大宗教建筑群交相辉映,现存有宋元明清时期的寺庙殿堂多达21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可罕庙。可罕庙位于张壁村的最高点,占据了南堡门庙宇群的主体部位。南北长57m,东西宽28m,周边墙体十分坚固。南缘突出堡墙之外,北缘紧邻大东巷,高达8m,气势恢宏。庙院布局设计精巧,建筑风格古朴大气,东西两侧为厢房,北面月台上矗立着正殿和钟鼓楼。此处游人来往络绎不绝,加之空旷寂静,是举办各类活动的绝佳场地。
可罕庙古韵悠长
可罕庙内供奉的,据说是北齐时期杰出的将领与军事家——斛律光。斛律光,字明月,山西朔州人。自幼年起,斛律光便展现出了射箭的天赋。后来有一次,斛律光随世宗皇帝外出狩猎,当时一只巨雕在天空中翱翔,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搭弓引箭,而后一击即中,巨雕随之应声而落。其箭术顿时震惊四座,众人纷纷称赞他为“落雕都督”。斛律光与张壁古堡还有一段不解之缘,据说他曾在此地驻守,他用自己手中的弓箭保护了张壁百姓的安危。
时代更迭变换,弓箭的武器属性几乎被磨灭,它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张壁古堡珍惜其堡内射箭文化,开始自觉迈入传承射箭文化的行列中,努力推广与普及射箭文化。在张壁古堡,游客可以参与到弹弓文化讲堂、弹弓礼射研学。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射箭的乐趣,感受那份金戈铁马的热血与辉煌。
此外,自2018年以来,张壁古堡还举办了全国传统射箭比赛,吸引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00名射箭爱好者、著名射手参赛,鼓舞了张壁古堡继续推广体育文化的决心与信心。除了射箭,张壁古堡还密切关注其他类型的体育健身运动,如围棋、自行车比赛也如火如荼地举办,体育已经成为张壁村发展的一个窗口,借此窗口,也打开了张壁村的知名度。
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军事、历史等文化资源,张壁古堡还推出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研学课程,涉及无线电、拓碑、布老虎缝制等内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游旅客。
“爱在张壁古堡”墙饰
为了更好地融合体育、文化和旅游,张壁古堡还开发了一系列以古堡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同时,积极修复古堡建筑、整理古堡文化,努力还原历史场景,让游客体验到高质量的传统村落文化,发展乡村文旅。此外,张壁古堡还推出了以古堡历史为背景的实景演出,打造了乡村特色民宿,使游客既能沉浸式体验传统村落文化,还可以享受到便利且舒适的现代生活。
回望张壁村的蜕变之路,可谓是充满艰辛的。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张壁村把握住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这条路上荆棘密布,万幸的是张壁村村民们坚持下来了,可以自豪地去迎接属于他们的辉煌。张壁古堡中的村民迁出了古村,居住在了现代化的新村,他们也曾困惑为什么要离开家,但离村不是为了忘村,是为了村庄、村民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今,他们靠着古堡发家致富,大家每天在古堡工作,办民宿、开饭店、搞电商经营,十分开心。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壁村村委、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的拼搏换来了张壁村的光明未来。
如今的张壁古堡,既是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见证,也是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典范。随着“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张壁古堡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