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长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其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地位。
在探访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阻虎乡迎恩堡村的过程中,有关明长城的印记逐渐清晰。在迎恩堡村内,建有一座平鲁长城陈列馆。该馆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平鲁长城历史文化的窗口。平鲁长城陈列馆以“边陲风云”“长城起筑”“长城卫所”“长城军堡”“长城碑文”“铸剑为犁”“长城浏览”“兵制战事”“迎恩堡沿革”9个章节为线索,从前沿介绍开始,穿越平鲁的历史沿革,直至聚焦于阻虎乡迎恩堡的变迁。该馆通过24块精心设计的版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平鲁长城的雄浑与壮丽,同时展示了平鲁长城的历史渊源、修筑过程、重要战役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平鲁长城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平鲁长城陈列馆馆内
山西境内的长城遗迹
按朝代划分,山西长城的现存遗迹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清长城。其中,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为最大,前后共修筑了154年。
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又称“外边”,长约450km,东起天镇县平远头,经阳高县、大同兴荣区、左云县、右玉县、朔州平鲁区,西至偏关县老牛湾,沿线主要有新平堡、守口堡、边墙五堡、镇川口、得胜堡、拒墙堡、助马口、威鲁堡、宁鲁口、破虎堡、杀虎口、水泉等重要军堡和关口;内长城又名“内边”,长约400km,北起偏关县晋蒙省界附近的丫角山,经老营、利民、阳方口、雁门关、平型关,至灵丘县晋冀省界的狼牙口。另外,还有从偏关县老牛湾沿黄河,经偏关、河曲至保德的长城,俗称“黄河边”,又称“河边”,也可划入“内边”的范畴;又有北起灵丘县晋冀省界的狼牙口,经龙泉关长城岭、娘子关、固关、黄榆关、黄泽关,沿太行山南下的长城,俗称“三边”。此外,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分布在山西省岢岚县。
长城蜿蜒
明朝为何筑长城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在朱元璋的领导下,南方起义军接连攻克江淮地区,成功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地方势力;同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率师自河北挥师中原。随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登基,宣告大明王朝建立,改元洪武。同年八月,明军攻克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自此,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落下帷幕。元朝的残余势力与皇室成员则早已北逃至漠北。
尽管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已终结,但在北京及其周边,尤其是在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的哈拉和林)地区,元朝皇室依旧保有相当的势力。这一时期史称“北元”。为了稳固大明江山,朱元璋精心策划,分封九子于边塞,其中,太原的晋王和大同的代王坐镇山西,以强化边疆防御,护卫帝室安宁。
在长达十年的岁月里,“北元”势力在塞北草原依旧保持统治,但由于漠北地区资源匮乏,蒙古族人民的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大多依赖与中原的贸易或掠夺。这种依赖关系造成了明蒙之间长达200余年的军事对峙。
长城一角
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遣徐达、李文忠、冯胜等将领率15万大军远征漠北,意图一举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尽管两路大胜,但一路受挫,未能达成既定目标。面对此局面,朱元璋迅速调整战略,由全面进攻转为以防御为主,并大力加强北部边防建设。
在防御初期,明朝的首要任务是修筑城池,用以抵御蒙古骑兵的频繁侵扰。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大将军冯胜再次出征北元,并取得大捷,北元势力从此瓦解,蒙古部落分裂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并五次出征漠北,从永乐八年(1410)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将大明北部的防线推至阴山一带。然而,对蒙古部落的征剿效果并不理想,他们依旧侵扰着明朝边境。
明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的“土木之变”使明朝的国力、军力遭受重创,瓦剌、鞑靼趁机频繁南下,北方边境形势愈发严峻。为应对此局面,明朝将修筑长城、增筑堡垒视为重中之重。这一战略旨在通过长城的屏障作用和长城守军的防御力量,有效阻止蒙古骑兵南侵,以达到军事防御和保卫疆土的目的。
明长城经历了漫长的修筑过程,最先修筑的是嘉峪关长城,随后是山海关长城和延绥长城。成化六年(1470),余子俊升左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到任后即上疏朝廷,建议在长城沿线筑墙建堡。成化二十年(1484),余子俊总督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军务,主张采用构筑延绥边墙的方法,构筑大同和宣府两地的边墙。嘉靖年间,为应对蒙古威胁,长城修筑得到重视。嘉靖二十一年(1542),翟鹏深挖壕沟并添置新墩。嘉靖二十三年(1544),翁万达提出构筑以长城为核心的纵深军事防御体系,修筑宣府至大同间长城超400km。因此,他被誉为明长城的“总设计师”。
总之,明朝历代皇帝和无数重臣都对长城这一“国防重器”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与汗水。永乐七年(1409),明朝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大防区,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统称为“九镇”,极大地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
长城边的羊群
明长城在平鲁区的分布
为何明长城会选择在平鲁驻足呢?在长达数百年的明长城修筑历史中,平鲁因其独特的战略位置——明蒙分界线的核心地带,即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边界,被视为地利之至、攻守兼备的战略要地。
平鲁,坐落于晋西北的边陲,西临黄河之波涛,北控大漠之辽阔,南依三关之险峻,东护云朔之安宁。境内地形复杂多变,群山环抱,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平鲁便是边防要冲。这片土地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留下了丰富的边塞文化遗产和军事建筑遗迹。在平鲁,最为瞩目的便是明代军事防御构筑的遗存,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而且保存完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现代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在平鲁区西北部,一条长达49km的明长城宛如巨龙般蜿蜒,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长城沿线分布着300余座边墩敌台,其中,13座砖石结构的空心敌楼依旧屹立,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此外,还有4处关口和暗门、2座城池、7座屯军边堡、6路烽火线以及200余座传烽台等,共同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预警系统,为长城的防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平鲁明长城始建于成化、弘治年间,历经数代人的修缮与加固,直至明末。在分区防守的原则下,平鲁明长城由大同镇领辖,初为“大同西路”防区,后南段设立“井坪路”管辖。
古堡
长城自右玉县楼沟村西南入平鲁区,经大墩、大河堡至二道梁,过寺回、正沟,在头墩转西南,经六墩、九墩向西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界。现存敌楼及墩台155座,其中10座尚存部分条石或包砖。交界黄土长城坍塌,徐氏楼存;少家堡嘉靖建,今存夯土墙。蒋家坪至大河堡段北毁南存,大河堡存庙碑。二道梁黄土长城尚好,败虎、迎恩堡残。南行长城经寺怀、正沟,黄土多坍塌,石楼尚存。正沟西阻虎堡存《官买粮草碑记》。至平鲁、清水河交界,长城残圮,将军会堡石墙毁,北门瓮域存。
平鲁明长城主要采用黄土夯筑,梯形结构坚固稳定,多数地段保存完好。墙体基宽7—9m,顶宽3—5m,高5—7m。其中,大新窑、小七墩至六墩、二道梁及红山附近地段尤为完整,形成壮丽景象。长城上现存边墩151座,多数配有围墙。特别是二道梁村南北的两座黄土边墩,高达18m,底边16m,四周围墙环绕,雄伟壮观,彰显了长城的威严。
然而,目前长城保护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长城受损严重。破坏原因包括自然侵蚀、村民取砖取土、道路截断、旅游过度开发、不恰当修复和私挖滥采等。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部分现代化交通项目采用下穿式隧道穿越长城,尊重并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还有一部分人以徒步穿越长城的形式,亲近历史,宣传长城,为长城保护工作贡献了力量。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与文化的深情致敬。
在平鲁的辽阔原野上,长城宛若一条威武的巨龙,盘踞于崇山峻岭之间,历经风霜雨雪的洗礼,默默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下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