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特别策划 > 正文

寻味山西——饸饹面

2024-03-26 17:14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作者:毋 波 

饸饹面与红烧肉薄片、海带丝、酥肉片及各种佐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香味十足

饸饹面与红烧肉薄片、海带丝、酥肉片及各种佐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香味十足

山西面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繁多的面食种类,丰富的制面原料,独特的制面工艺,多样的制面工具等,体现出浓郁的百姓饮食特色,随着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山西面食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组成部分里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的老家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汾水之滨——临汾霍州,霍州人爱吃的还要数饸饹面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朋友来访必吃饸饹。

饸饹面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小吃。饸饹在古代称之为“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谓之河漏。”第一次出现了“河漏”一词。“河漏”这个名字比较特别,是如何来的呢?据说这与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有关。高洋在太原称帝后,他儿子要过生日,便邀请王公大臣们来赴汤饼宴。汤饼制作费时费力,御厨便想了个办法,把面放于床洞上压,效果出奇的好。御厨用的“床”这个物件,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的床,而是古代游牧民族使用的一种可以坐的家具,后传到中原地区,被叫做“胡床”。山西现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仍管凳子叫“床床”,这种叫法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开始,用这种“床”做出来的面叫“促律忽塔”,完全是根据压面时发出的声响而起的名。后来因架床于锅,如同面漏入河中,便叫了“河漏”,也有地方叫“河捞”。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后来人们又发明改造了“河漏床”这种加工面食的专用工具,一直沿用至今。“河漏床”体现着山西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生活,他们用智慧不断提高他们的饮食境界。

饸饹虽是平常百姓家的日常食物,可它却并非无名小辈,那可是进入过御膳房的。据说,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就非常喜欢吃饸饹。有一次,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摸底统计,按图索骥寻找名吃时,点到了“河漏”,遂命人依法炮制,吃后赞不绝口。而当时正值水患严重,他曾六次南巡,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闻“河漏”一词心中深感不快,遂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至此,饸饹这一地方小吃便身价倍涨。

浇卤的师傅不紧不慢、一勺一碗地加臊子,臊子稠稠的、亮亮的

浇卤的师傅不紧不慢、一勺一碗地加臊子,臊子稠稠的、亮亮的

面块在夯木的按压下变成长长的饸饹,落入锅中,如蛟龙翻滚

面块在夯木的按压下变成长长的饸饹,落入锅中,如蛟龙翻滚

从此以后,如果霍州人说“去某家吃饸饹”,那一定是这家人要“过事”了,“过事”就是办红白喜事,吃饸饹也就成了霍州人答礼吃请的传统。

霍州人每逢婚丧嫁娶或是乔迁请客就要一次性做十几斤的饸饹面。制作饸饹面一定要用好面。过去自家磨面时,人们往往会取最先磨出的面,这样面麩皮少,做出的面口感也更为筋道。我们当地的饸饹面是用饸饹床子压出来的,所以也叫“压饸饹”。一张饸饹床子有三尺多长、半尺宽、一尺高。床子看似简单,却也别致,整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有一块三寸厚的托板;中间有一个直径三寸左右的圆孔槽,槽底有一块有孔的漏面铁片;上面是一个木头压手,压手中间是一个与托板上孔槽相匹配的圆形夯木,床子前有一个将托板和压手固定在一起的方形框架。这一“庞然大物”架在农家大锅上,那气势足够威风,因此并非家家都有。压饸饹那才叫热闹,在过去,饸饹床子多是枣木的,沉重而结实,稳稳地架在大锅之上。待锅中水沸腾,将饸饹床子上带孔的漏面铁片正对锅中央,在圆孔槽里放入一块儿大小适中的面,然后把夯木对准槽子慢慢地压下去,最好一气呵成。十几个小伙子或俯身压在饸饹杆上,或两手抱住杆子将身子悬起,或踩在由主杆再接长的木杆上。男人们不缺力气,矫健地爬上爬下。为首的一声吆喝,饸饹床就开始吱呀作响,面块在两三斤重的夯木按压下变成了长长的饸饹,落入锅中,宛如蛟龙翻滚,甚是气派。饸饹压出来后,第一窝饸饹自然被称为“头窝饸饹”,其意义不同寻常。当地人办喜事时,通常会将“头窝饸饹”专门留给新郎或新娘食用,寓意新婚夫妇,一生一世,长长久久。

五花肉炖得软烂,卤汁的酱香味喷薄而出,这一碗饸饹面,给个神仙也不换

五花肉炖得软烂,卤汁的酱香味喷薄而出,这一碗饸饹面,给个神仙也不换

细如米粉的饸饹面根根不黏、根根不断,在锅里打转

细如米粉的饸饹面根根不黏、根根不断,在锅里打转

割饸饹也有多种方法。日常人们大多用厨刀割,有的用柳叶刀割,有的用筷子割,还有甚者全然不顾下面滚汤冒出的蒸汽,干脆用手一抹,饸饹就利利索索入锅了。专司看锅的那位,用柳条棍拨拉着锅中的饸饹,以确保细如米粉的饸饹面根根不黏、根根不断,待饸饹在锅里打几个转,成色一到,就将饸饹面捞入盛满凉水的缸里泡凉,再一窝一窝地晾在木制的笼屉上。

饸饹面的臊子主要由猪肉丝、酥肉、金针、炸豆腐、海带丝、鸡蛋、菠菜等食材加工调配而成。厨房的大师傅早已将做臊子的主料和佐料备齐,炉子旁支着一张四方大桌,桌上齐齐整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调料碗,大约有花椒、大料、碱面、细盐、姜末、葱丝、菠菜叶和嫩茎,另备酱油、胡椒粉、香油。霍州本地正宗的饸饹浇的是卤,卤的关键在于酱色和糖色。

炒酱色时首先将甜面酱混进油里慢慢加热,翻来覆去地搅拌,使水分蒸发。大师傅聚精会神,一手端着炒瓢,一手执炒勺,油太热时将瓢举高离火,油温降后复置于火,不得有半点疏忽,甜面酱由糊状结成饼状,再搅开,加热,饼状甜面酱渐渐变干,颜色也就由淡黄成了深黄,待暗成咖啡色时,酱色独有的酱香味儿就飘荡出来了。届时,将油控尽,掺入半盆热水,一阵翻涌,酱色炒成。炒酱色是慢工,要有耐心,欠了摆脱不了酱味,过了则发苦。

炒糖色也是个细活儿,更需耐心。师傅把雪白的绵糖放入炒瓢,热至发黄、发红、发黑。当然,如果单论炒,若时间短,用火猛,一会就成黑的了,且味苦涩,完全不能用。负责任的师傅通常会慢火细研,反复加热降温,炒至将成黑色之时,会冒出浓浓的烟,烟势很急,这时最要紧的是放烟,新手一见就慌,老师傅则将黏稠的糖色高高舀起,徐徐淋下,再舀起,再淋下,反反复复,最后再淋下时,糖色细若发丝。这时再加一盆水,就见满炒瓢翻滚着近乎黑色的暗红汤汁。三斤白糖,要炒两个多小时,老师傅炒糖色,向来如此,从不惜时惜工。

霍州的师傅称炒酱色和糖色为“收色”。这个“收”字极确切,酱色也好,糖色也罢,整个过程从零散到凝聚,逐渐变化,控制有度。

不一会儿,炉火正炽,三四口大锅的水开了,一团团的白气翻腾上涌。这时,师傅像抓药一般,将炖得软烂的、指甲盖大小的红烧肉薄片连着汤舀进锅里,再放海带丝、酥肉片、金针菇,最后放调料,再舀一勺稀释了的淀粉汁入锅,汁入锅后须不停地搅动。接下来就是配色了,酱色糖色入锅,颜色大变,香味扑鼻而来,只见汤锅缓缓涌动,有人递过搅匀了的十多个鸡蛋,师傅一勺一勺地漂进锅里,这就看“道行”了,水沸过头,蛋花散了;水不开,蛋花沉了。唯恰如其分的是一锅卤吃到最后,仍见蛋花荡漾。师傅示意,又有人将切成丝或丁的炸豆腐下锅,又有人撒一层菠菜、葱丝,师傅就撒胡椒面,淋少许香油,放一小勺酱油。师傅潇洒地挺立在一排炉灶前,利利落落地煎炸煮炒,精细的手工制作中蕴含了师傅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赓续不断的责任担当和对这个行业的敬畏之心。

要开饭了!饸饹重新入锅加热,再捞进一只大盆里,这叫汤锅,汤锅中需加入调料、菠菜、葱丝等。这时,浇卤的师傅被一圈碗围着,不紧不慢、一勺一碗地加臊子。浇卤也有学问,师傅的勺必须一直在锅的一个边上舀,只有这样舀到锅底,这臊子还是稠稠的、亮亮的。若是满锅舀,再好的卤,也搅成了稀汤。这些酱料由各种香料和秘制调料慢炖而成,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饸饹面的汤汁和酱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和丰富的味觉体验。

饸饹做好后可以加入不同的小菜,小菜依时季不同花样不同,可以是胡萝卜丝、凉拌白菜,还可以是老咸菜、豆腐乳,再备上醋和油泼辣子,随食客口味自取。

开饭的场所就在院子里,满院的人说说笑笑,你一碗我一碗。这热气腾腾的饸饹充满了舒心快意和红火热闹,农家人要的就是这个人情、人缘和人气,那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也热气腾腾地荡漾开来。

做一次饸饹往往需要众人一早上的劳碌,虽然有些琐碎,但这种传统早已融入乡土中,这就是礼法,其中渗透着浓浓的人情、乡情。手艺好的厨师大多为情面而奔波,乡里乡亲的,提条烟,喝壶酒,算是酬谢。他们用自己方正和勤谨的品质获得了乡亲的尊重,因此,那些厨师在四邻八舍中都有着极高的威信。

谁家“过事”了,谁家就成了一村的中心,远在城里的兄弟都得回来,长长的饸饹好似村里人的精神纽带。回来吧!一定要回来的!你可以不吃饸饹,但你不能不压饸饹,你可以不压饸饹,但你必须到场。你要紧紧地围在那口大锅前,后背寒气凛冽,面前烈焰炎炎,腾腾的烟团冲向高天,一阵风来,烟团消散,灶旁的孩童弟兄,越挤越紧。此时此刻,没有个别和孤独,只有群体与融合,没有做生意做学问的,更没有做吏做官的,你和大伙神神地侃上一阵,野野地吃上一顿,甚至你什么话也不用说,也能开怀大笑一场。一碗饸饹,悠长悠长的,记载着乡俗人情;筋道筋道的,凝结着淳风厚恩。哪一天,如果你觉得人心不古了,就想想“礼失求诸野”的教诲,这时你再回到乡下,有幸逢着吃饸饹,便添上一把劲,出上一身汗,深深吐纳几口田野的空气,或许心胸就宽敞了。

老人过世了,当然也用饸饹招待。

据说,一翁垂垂老矣,弥留之际,对来看他的老友笑了笑说:“你先吃我的饸饹了!”一派“生老病死,时至则行”的淡定。

然而,这毕竟是悲事。虽然压饸饹的仍尽力地压饸饹,师傅们尽心做臊子,可大伙总是说不甚可口。什么原因呢?师傅们这样说,一是心境所致,愁云惨淡,月冷星寒,即使只是来帮忙的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便是山珍海味也着实难以下咽;二是环境使然,遇喜事,厨房门楣上的横批曰:“清香美味”,丧事则曰:“食旨不甘”。

这就是饸饹,一顿有一顿的意思,一顿有一顿的寄托。

除了大事上吃的臊子饸饹,还有一种农家平时吃得最多的,叫“花臊子饸饹”,花臊子饸饹宜在夏秋去吃,这两个季节里,田里蔬菜要什么有什么,样样数数,长得正旺,摘一把碧绿的豆角,洗个水灵灵的西葫芦,刨颗嫩纯纯的土豆,拔条脆生生的萝卜,再割块娇滴滴的豆腐,或片或丁,添海带丝、小酥肉、炸豆腐,肉是五花肉,炖得软烂,酱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有一特色,炸霍州老黑酱作味,一小匙黑酱加入,炒瓢中加热至将焦时,放薄蒜片和食油,稀释酱的过程亦即煎蒜的过程,油热、蒜熟、酱润,添水成汤,香味喷薄而出,花臊子饸饹不勾芡,色艳汤浓,吃来利口。

还有一吃法,谓“干面饸饹”,可以说是霍州快餐。大街小巷,因陋就简,有门面的,门面却也不大,支六七张桌子,有的干脆就地撑布帐,小桌矮凳,干干净净。干面饸饹较办红白事的打卤面饸饹要细得多,熟油凉拌,备于大盘,汤锅极简,但务必用酱色出味,糖色调色,入料后撒入葱花、菠菜。食客来了,抓大半碗饸饹入锅,碗底衬绿豆芽、萝卜丝、豆角丁不一,于汤锅中温一小把炸豆腐。此时,饸饹已热,挑于碗,浇汤,滗去,再浇,再滗,至碗底衬菜热了,浇汤可食。干面饸饹讲究的是汤清面香,其小料必备红油辣子。小摊上,备饼子、麻花、茶叶蛋,任食客点取。利索的师傅,两三分钟可做成一大碗。这种吃法,热面一定要恰到好处,忌不热,勿绵软。汤锅呢,仍得老老实实地炒酱。时下有的小摊,加芝麻粉,淋酱油,撒味精,吃起来总不地道。干面饸饹一般作为早餐和午餐食用,果腹好,品味也好,吃一碗是一碗。干面饸饹能凉拌,凉吃多在盛夏,叫“凉面饸饹”。凉面饸饹拌菜多为黄瓜丝、豆角丝、绿豆芽和淖熟的茴子白,调味盐末、辣子、香油、醋即可。有人也喜加蒜末或芥末,其味锋利,一下子冲击了凉面饸饹的清香。干面饸饹在和面时加碱略重,微黄,凉吃不伤胃,还泛着淡淡的碱香。

民以食为天,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人类一直在追求色香味的极致。一碗热腾腾的饸饹端上来,老的食客总是试图寻找多年前的味道,找到了,欣然,没有找到,怅然。或许,这就是传统的魅力,不一定最美,但总令人回味。追求传统的师傅们,凭着禀赋与坚守,尽力将其延续着。无论怎样演变,传统饸饹面能走到今天凭借的是其无与伦比的定力,单是饸饹所产生的那种强大气场,也断非文文雅雅的宴席能比得上的。过去“一方有事,四方帮忙”的厚道与对子孙的熏陶教化,直到今天,还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饸饹热闹和温暖了一个年代。不论时代如何更迭,婚丧嫁娶宴席或者仪式发生了多少变化,饸饹面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经典元素。

拼的就是真材实料,讲的就是工序不减。在霍州,饸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饸饹面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和烦琐的装饰,它以朴实的口感和诚挚的味道征服了人们的味蕾。

饸饹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山西霍州文化与传统的体现。它凝聚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人文,传承了几代人的智慧和热情。每一碗饸饹面都是一段故事,讲述着霍州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每一碗饸饹面都是一种情感记忆,承载着霍州人民热情、友善的美好德行;每一口饸饹面都是一场味觉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武凯】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寻味山西——饸饹面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
2024-1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家政领域产教融合企业,鼓励各地吸引养老、托育、物业、酒店等相关领域大型企业进入家政行业跨界经营。 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是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升家政服务...
2024-11-15
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4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长牙带电”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云岭大地耕地保护红线。 《意见》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
2024-11-13
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参观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成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2024-11-23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项目、500多个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进行展演展示。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优...
2024-11-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总结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4-11-22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几十位村民正在芍药田里忙碌。 “芍药浑身都是宝,芍药花期已过,眼下又到了挖芍药根的时节。挖出来的芍药根一部分分株出新苗用于栽种,一部分整理出根块用于售卖中药材。”农户彭克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示范园可收获芍药种苗18万余株、...
2024-11-22
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蛟鱼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伴随着蜜蜂“嗡嗡”的振翅声,蜂农们开始了一天的取蜜工作。 “今天我们要抓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几十桶蜂蜜取完。”一大早,蜂农胡宜杰就进山了。他戴上手套,拿起采蜜工具,小心翼翼地取出蜂巢。抖蜂、...
2024-11-19
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和美
陵川县丈河村一景。山西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摄 日前,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运城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路径,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
2024-11-15
给全球做泳装,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
在辽东湾畔的辽西走廊中部,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少有人知的是,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这里。兴城,一个给全地球人做泳装的小城;一个把“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的“泳装之都”。 兴城泳装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那些前来海滨度假的各地游客,把五彩斑斓的泳装产业带到...
2024-11-21
又是一年柿子红。 11月9日,在渭南市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一盏盏“红灯笼”模样喜人。 剪把、打花、削皮、吊挂……经过好几道工序后,一串串富平尖柿被送进晾晒棚里酝酿甜蜜,丰收的喜悦伴着柿子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 “富平柿子如今可不愁卖!”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笑...
2024-11-20
广西忻城县坐落在碧波荡漾的红水河畔。这个山水环绕的县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糯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忻城糯玉米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目前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粤桂协作...
2024-11-20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
2024-11-22
近期,以“新质赋能·数智领航”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大会由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杰出代表45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饲料...
2024-11-22
11月15日,第四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千阳县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千阳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振兴奶羊种业,支撑羊奶健康中国”,旨在探讨奶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奶羊种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吸引了...
2024-11-22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 (一)做好棚室准备 1.加固温室。入冬前后,加强日光温室骨架、墙...
2024-11-15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2024-11-12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2024-10-9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不断产生吸引公众的新内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文旅部门也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正将网络文学IP优势融入到本地旅游场景中,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2024-11-22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
2024-11-22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的晋南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在约5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该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 物阜民丰 都城气象 民以食为天。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
2024-11-22
国家卫健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这两年5岁...
2024-11-22
年末岁尾,经营活动、庆典活动较多,加之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高级指挥长王玮22日表示,消防救援部门一手抓“防”,一手抓“消”,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王玮在当日举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
2024-11-22
广州市22日发布通知,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当日联合发布的通知,取消该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通知,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穗...
2024-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站。白雾村村容古朴,风景如画。近年来,会泽县深度挖掘白雾村马帮文化、铜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石榴文化节、铜运古道等特色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会泽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白雾村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国庆期间,白雾村接...
2024-11-22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
2024-11-21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莱阳的秋月梨又爆单了。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秋月梨的货车飞驰在莱阳市谭格庄镇上,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谭秋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地客商懂行,买秋月梨首选咱莱阳谭格庄的‘谭秋月’。”谭格庄镇西赵家庄村...
2024-11-21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2024-11-22
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哪些变化需警惕?
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 它是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 以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 号召全世界人民给予儿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儿童更多关注 今年的主题是: 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 今年世界儿童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2024-11-22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2024-11-22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