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特别策划 > 正文

食在山西之“猫耳朵”

2024-03-26 17:14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作者: 和羽楠 

炒猫耳朵令人食欲大增

炒猫耳朵令人食欲大增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又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多样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当地优质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山西人民依托当地的特色农作物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古代就发展出了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山西面食闻名天下,不仅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还别具一番风味,而山西也素有“世界面食之根”的美称。

用蔬菜面制成的猫耳朵,青翠欲滴

用蔬菜面制成的猫耳朵,青翠欲滴

猫耳朵原是一种民间吃食,多在山西晋中、晋北地区流行。后来它被一些宾馆、饭店的厨师推荐给食客,受到一致好评,从此,猫耳朵这种面食便成为一道筵席上的美味佳肴,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甚至流传到国外。有相关报道称,西餐中我们耳熟能详的通心粉就是由猫耳朵发展来的。据说马可·波罗喜欢吃中国的猫耳朵,于是学会了它的做法,回到意大利以后就仿制出来,并用机器批量生产,之后演变成了西餐中的通心粉。

猫耳朵外形独特,呈现出一种扁平且略弯曲的形状,形似小猫的耳朵,因此得名“猫耳朵”。猫耳朵经常出现在山西人的饭桌上,它吃起来筋滑利口,口感柔软,味道鲜美,别有风味,常常与各种汤类搭配食用,倍受百姓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习惯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晋北地区,人们通常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又名“碾饦饦”。因莜面柔软,易于捻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其成品形象更为多样。

说起猫耳朵的来历,还有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据说古时候,山西有一位仁义的村民,他经常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家。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猫,便把小猫带回家,用自己的食物喂养它,并给它治疗伤口。后来小猫在他的照顾下逐渐康复,这位村民为了纪念这只小猫,便将自己制作的面食取名为“猫耳朵”。

1

猫耳朵经历了面团、面片、面条、面块后终于被捻搓成形

由白面制成,捻搓好的猫耳朵

由白面制成,捻搓好的猫耳朵

又传,当时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正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到小舟船舱内避雨。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船舱内是否有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舱内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过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奇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又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模样不同寻常,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看了眼自己的小花猫,灵机一动,随即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面点,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这则故事还有一篇番外,即小姑娘长大嫁人后,为了维持生计,摆摊卖面度日。一日小姑娘想起昔日与乾隆皇帝的奇遇,立即挂上了“御驾亲尝猫耳朵”的招牌,众多顾客慕名而来,此后猫耳朵便成为一道名食。

猫耳朵由揪片演变而来,并与揪片成为山西面食王国中的两大花样,在民间餐桌与市井餐馆里,有着数十种不同的制法与叫法。

揪片在晋南又称“水揪片”“水圪饦”,在侯马、临汾一带俗称“鳖跳崖”。揪片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先将白面和成团后进行醒发,醒好后起锅烧水,待水开,将面团逐块掐揪成铜钱大的薄片,投入锅中煮熟,捞出浇卤而食。晋中商家大户则注油而掐,称为“油掐圪饦”。如今通常将面擀片切条后,左手拿条,右手将面揪成拇指肚大的小片,称为“小揪片”或“掐疙瘩”,煮熟捞出后可盖浇,可炝锅,亦可煎炒。在晋中地区,凡遇婚嫁,男女双方在启程前也会吃一碗揪片,誉曰“岁数掐疙瘩”或“亲疙瘩”,取岁岁平安之意。晋南地区则多将擀好的面皮,用手撕成较大的片,投入锅中煮熟后蘸加入辣油的蒜醋吃,叫“擦片子”或“撅片子”;若是将葱姜蒜末与辣椒油炝在面上,浇各样调料拌食,则称为“油泼猴儿面”,是自家人享用的一种美味。

汉代的“汤饼”,北齐后亦称“馎饦”,就是今天的揪片。后人多以荞麦为制,两宋时进入市肆经营,僧俗均食,陆游的诗中便有“荞熟山僧分馎饦”之说(《题庵壁》)。金代“馎饦”始向猫耳朵发展。金泰和五年(1205),文学家元好问赴并应试,至阳曲逢双雁比翼,有猎者获其一,另一悲鸣投地而死。元好问感其情,买双雁葬于汾水之滨,作《雁丘辞》并搓巧面以祭。丘为古迹,辞亦流芳,巧面成为人们传情之美食(《面道天下》)。后来,巧面流传于民间,呼作“圪搓面”。其制法是将面揪捏成小片,然后在面板上捻搓成形。后来傅山先生曾写有《圪搓小赋》,并在《嗢陀南赋》中赞曰:“冰蚕初蠕,雀舌方。嫩难大嚼,香饫寸心。”

据《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圪搓面”本是为祭雁而制,元代骑马射猎者却奉为获猎之吉食,称为“马乞”,进入御宴中。可见,猫耳朵在元代就开始流行发展了。明清时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间普遍食用,娄烦、阳曲等地仍习惯在腊八节时吃“捂麻雀饽饽”“打麻雀面”,即是将面捻成圪垛垛,搓成圪搓搓,煮熟捞出来,在院里撒一点儿,表示捂麻雀、打麻雀。太原亦有将圪搓面称为“麻食”者,盖“马乞”谐音世传之故。元代《饮膳正要》还记载一种“鸡头粉撅面”,是一种似铜钱大小的面片。可见揪片与猫耳朵在元代就开始并行发展了。此后猫耳朵传至陕冀鲁豫乃至江南一带,上文所述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食猫耳朵便是如此。解放后著名作家老舍在晋阳饭庄品尝此面,写诗赞曰:“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猫耳朵面食在民间传承发展,制法多、名称异。如晋中制法是将荞面揉好后,搓成指头粗细的条状,掐成豆大小块,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小花疙朵,称为“疙朵儿”,也叫“碾疙瘩”,有的则双手持之,在面板上搓捻成形。晋北地区人民直接将面条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用右手掐成小块面丁后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形,叫作“荞面疙饦”。山西省岚县一带将白面擀片切丁,用筷头捅捻出小窝,称为“珍珠疙窝”。在吉县等晋西南一带,人们拿着和好的荞面团,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掐出一块,在纤细的高粱秆做成的箅子上用大拇指搓成形,似纺线车上的铁葫芦,又称为“荞面铁葫芦”,多配羊肉炒酸菜而食。制作最精细的要数晋南的“搓豌子”,用头箩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擀片切成四方小块,先将一对角捏合,再从对合的地方横捏一下,呈空心元宝状,如两粒连在一起的豌豆,故又称“搓豌子”。

整体而言,猫耳朵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一个个搓捻,较为费力,主人家一般会选择家中人数不多时进行制作。制作时先将面粉倒入大碗中,后慢慢倒入适量温水,一边倒水一边用筷子搅拌,直到面粉和水混合均匀,成为一个稍微有些干的面团。随后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揉至光滑,再盖上湿布,让面团醒发三十分钟左右。后把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来,切分成若干个小面团。取出一个小面团,擀成较厚的长方形面片。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小的正方体面块,用手将之搓捻成猫耳朵,最后将其放入沸水中煮熟,直至浮起即可捞出。在煮猫耳朵的过程中可以放上各种蔬菜,如生菜、菠菜之类,煮熟捞出后浇入各种浇头即可食用。猫耳朵的面团要充分和揉,醒发时间也要足够,才能保证猫耳朵口感松软,不会太硬。同时,在煮面时,也要注意火候,以免猫耳朵过熟或过生。除加浇头食用,还可放在砂锅里,配以配菜煮食,唤作“砂锅猫耳朵”,猫耳朵独特的造型使其具有极强的汤汁吸附能力,汤鲜味美,口感上乘。

猫耳朵除用荞面、小麦面制作外,还可用豆面、莜面、高粱面等制作,配以各种不同的荤素浇头、菜码和小料,备受百姓喜爱,作为待客之食再好不过。晋中介休讲究女婿到岳父家吃猫耳朵,取意“吃了好听话”。在晋南,男婚女嫁前,事主会将面粉分给全村大闺女、小媳妇,人人动手捏制,后沿袭成“一家有事大家相帮”的习俗。

2008年6月,山西猫耳朵制作手艺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三晋文化的共同财富,中国面食文化的一颗明珠。

游在山西,食在山西,与一碗猫耳朵邂逅,品尝独属于这片黄土地的浪漫味道,一定不会让你后悔。

一碗热气腾腾茄汁鸡蛋猫耳朵面香扑鼻

一碗热气腾腾茄汁鸡蛋猫耳朵面香扑鼻

【编辑:武凯】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食在山西之“猫耳朵”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
2024-1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家政领域产教融合企业,鼓励各地吸引养老、托育、物业、酒店等相关领域大型企业进入家政行业跨界经营。 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是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升家政服务...
2024-11-15
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4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长牙带电”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云岭大地耕地保护红线。 《意见》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
2024-11-13
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参观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成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2024-11-23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项目、500多个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进行展演展示。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优...
2024-11-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总结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4-11-22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几十位村民正在芍药田里忙碌。 “芍药浑身都是宝,芍药花期已过,眼下又到了挖芍药根的时节。挖出来的芍药根一部分分株出新苗用于栽种,一部分整理出根块用于售卖中药材。”农户彭克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示范园可收获芍药种苗18万余株、...
2024-11-22
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蛟鱼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伴随着蜜蜂“嗡嗡”的振翅声,蜂农们开始了一天的取蜜工作。 “今天我们要抓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几十桶蜂蜜取完。”一大早,蜂农胡宜杰就进山了。他戴上手套,拿起采蜜工具,小心翼翼地取出蜂巢。抖蜂、...
2024-11-19
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和美
陵川县丈河村一景。山西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摄 日前,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运城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路径,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
2024-11-15
给全球做泳装,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
在辽东湾畔的辽西走廊中部,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少有人知的是,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这里。兴城,一个给全地球人做泳装的小城;一个把“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的“泳装之都”。 兴城泳装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那些前来海滨度假的各地游客,把五彩斑斓的泳装产业带到...
2024-11-21
又是一年柿子红。 11月9日,在渭南市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一盏盏“红灯笼”模样喜人。 剪把、打花、削皮、吊挂……经过好几道工序后,一串串富平尖柿被送进晾晒棚里酝酿甜蜜,丰收的喜悦伴着柿子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 “富平柿子如今可不愁卖!”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笑...
2024-11-20
广西忻城县坐落在碧波荡漾的红水河畔。这个山水环绕的县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糯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忻城糯玉米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目前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粤桂协作...
2024-11-20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
2024-11-22
近期,以“新质赋能·数智领航”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大会由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杰出代表45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饲料...
2024-11-22
11月15日,第四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千阳县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千阳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振兴奶羊种业,支撑羊奶健康中国”,旨在探讨奶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奶羊种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吸引了...
2024-11-22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 (一)做好棚室准备 1.加固温室。入冬前后,加强日光温室骨架、墙...
2024-11-15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2024-11-12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2024-10-9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不断产生吸引公众的新内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文旅部门也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正将网络文学IP优势融入到本地旅游场景中,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2024-11-22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
2024-11-22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的晋南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在约5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该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 物阜民丰 都城气象 民以食为天。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
2024-11-22
国家卫健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这两年5岁...
2024-11-22
年末岁尾,经营活动、庆典活动较多,加之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高级指挥长王玮22日表示,消防救援部门一手抓“防”,一手抓“消”,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王玮在当日举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
2024-11-22
广州市22日发布通知,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当日联合发布的通知,取消该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通知,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穗...
2024-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站。白雾村村容古朴,风景如画。近年来,会泽县深度挖掘白雾村马帮文化、铜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石榴文化节、铜运古道等特色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会泽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白雾村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国庆期间,白雾村接...
2024-11-22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
2024-11-21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莱阳的秋月梨又爆单了。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秋月梨的货车飞驰在莱阳市谭格庄镇上,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谭秋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地客商懂行,买秋月梨首选咱莱阳谭格庄的‘谭秋月’。”谭格庄镇西赵家庄村...
2024-11-21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2024-11-22
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哪些变化需警惕?
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 它是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 以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 号召全世界人民给予儿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儿童更多关注 今年的主题是: 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 今年世界儿童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2024-11-22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2024-11-22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