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理论研究 > 正文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以 H 省 L 村为例

2024-03-05 16:38 作者:梁振华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以H省L村为例,详细分析了L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包括科学的规划引领、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L村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依然面临一些限制性因素,其中包括:村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村民内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产业项目和市场之间存在距离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保持政策和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加大乡村人才支持力度,提升人才质量;三是持续激发群众发展动力,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四是乡村旅游项目与市场接轨,培养旅游本土人才。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继承、巩固与超越,当前我国乡村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和做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1]。本文以H省L村为例,通过微观层面的村庄案例研究,详细阐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村庄概况与脱贫攻坚成效

L村位于H省B市F县Q镇南部约2公里处,距F县城38公里,地处太行深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L村总面积23.94平方千米,其中林地3.3万亩、耕地990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70亩),植被覆盖率80%以上。全村下辖9个自然村,共277户576人,常住人口123户260人,人口主要分布于L村和W村两个自然村。在脱贫攻坚期间,L村在短短数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群众收入大幅提高

L村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也是革命老区、深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村落。2012年,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950元,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村共有贫困户190户,贫困人口44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9.4%。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L村于2017年底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率先在全县整村脱贫出列。截至2021年底,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120元增长到17480元(见表2)。

表1 2014—2021年L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

表1 2014—2021年L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

表2 2014—2021年L村村民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表2 2014—2021年L村村民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作者简介】梁振华(198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与社区变迁。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民就业渠道拓宽

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扶持下,L村现已修通了长5.2千米、宽12米的二级路,连通382省道,大大提高了通行条件。2020年,打通硬化瓦窑自然村通往山西的乡村路,长约8千米,游客可在40分钟内直达五台山景区入山口。同时,村内完成环村道路及通户街道硬化6.3千米,安装亮化路灯50个,完成了覆盖全村的亮化工程,并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20个,便民垃圾箱100个,安排固定保洁员2名,村内已全部实现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环境绿化和安全饮水。此外,农村电网、通信基站、光纤宽带实现了全面升级;村里建有卫生室、幸福院、文化广场、大戏台、农家书屋、银行网点和公共厕所,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L村通过发展食用菌、高效林果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土地流转走上了产业发展之路,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L村共流转土地780亩,土地流转金每年达87万余元,户均年增收3164元。在荒滩上建成香菇大棚75栋,带动32户包棚户户均年增收6万元,带动务工104人,人均年增收1万元;发展苹果、樱桃等高效林果700亩,带动常年务工39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季节性务工150余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通过引进北京HS集团与F县FY公司,共同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流转68家民房打造旅游民宿,同时发展小吃街、茶室、豆腐坊等新业态20多个,从业人员90余人,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达2.52万元。随着产业发展,L村注册了L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L村顾家台旅游有限公司壮大集体经济,集体年收入达20万元。

随着村内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底L村已实现全村就业362人,其中县外务工146人,县内务工166人(其中返乡青年52人),就业率为86.2%,基本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村民多渠道增收。同时,在家门口就业务工的村民约有130人,其中包括年龄在65-74岁、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同时还辐射带动外村务工人员8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

住房条件全面改善,群众过上生态宜居的生活

近年来,通过协调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总体规划,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棚户区改造,整村推进住房改造提升工程。L村全力打造青砖灰瓦、独具太行特色的新民居。L村已完成民居改造225户,易地扶贫搬迁21户(其中14户集中安置,7户提供货币补偿)。改造后的村民房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室内有厨房、卫生间,实现了集中供水、供暖。村民彻底告别了人背肩挑山泉水,使用旱厕,靠木柴取暖的生活。随着村民腰包变鼓,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也进入了各家各户,部分村民还购置了家庭轿车。

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脱贫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随着村庄富民产业的兴起、住房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不仅摆脱了物质贫困,更实现了思想脱贫、精神脱贫[2]。村民开始由之前的“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实现了由之前的“揣着手等”到“背着手看”再到“甩开手干”的转变。靠着墙根晒太阳,打着扑克聊闲天的村民没有了,争先恐后参与包棚种植、务工就业、发展农家乐的村民变多了。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贫不养懒汉,设立志气榜、光荣榜,培养致富带头人,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和斗志,营造了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良好社会氛围。L村建档立卡贫困户TYH,身患残疾,但身残志坚,孝敬老人,爱护孩子,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购买了烤红薯机,并在旅游旺季出摊经营。他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也能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借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L村拥有独特的“关”文化,在辽代,当地由四品武将把守,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Q镇提出了打造“生态长城岭,文化龙泉关”的旅游发展大思路,研究制定了以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其他项目的总体规划。L村文化代表了整个F县,是县域脱贫攻坚的缩影,省、市、县政府力争将L村打造成“文化L村”“中国L村”。

一是发扬红色革命老区文化,发挥文化古驿道优势。F县红色文化浓厚,历史文化悠久,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L村作为F县旅游重地,更是如此。L村地理位置优越,是文化古驿道,乃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拥有龙泉关口、明长城、阎锡山藏兵洞等优秀古文化资源的“宝地”,距离山西五台山景区33千米,毗邻天生桥4A级景区。

二是利用自身脱贫攻坚优势,打造“脱贫攻坚实践课堂”。L村结合自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和全国脱贫攻坚教育基地优势,每年来L村学习脱贫精神的各路人员不计其数。为此,L村聘请华北电力大学专家团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述F县脱贫攻坚故事,让全国人民感受L村七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是弘扬特色民俗文化,发掘特色民间才艺。L村2018年6月邀请Q镇12个自然村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以及民间艺人,举办了L村第一届旅游文化节技能大赛;中秋节组织了L村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和相约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国庆期间组织国庆七天乐活动,动员村民主动参与节目表演和摆摊经营,此举措不仅获得了县政府的强烈支持和表扬,还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激发了村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村两委根据之前活动中村民的表现,挑选出有才艺、有担当的艺人代表专职呈现L村特色文艺,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民俗体验感,还达到了“以文化留游客”的目的。

四是结合现代文化,发扬农耕文化。L村在改造装修住房,发展餐饮住宿时,禁止大拆大建,极力保留了L村特色农家风格,村内每一处都体现出浓郁的农耕风味,土墙泥瓦、大枣高粱、纯天然食品。同时,在部分餐饮住宿方面配套现代化家具、卫生淋浴等设施,力争打造特色、舒适的新农村。

五是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发挥自身引领作用。L村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将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带动L村的扶贫事业。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L村共带动贫困户69人就业,2021年平均每人增收6000元;L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过的贫困之地,他曾在此走访过两户贫困户,L村充分利用此优势,为两户贫困户提供新型房屋,并将其旧房保护起来设置成旅游观光景点供游客观赏,游客可以在一览农村风貌的同时,感受L村脱贫攻坚成效。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驻村工作队参与了落实L村精准扶贫政策的全过程,自2013年以来,省委办公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F县司法局等分别派出工作队对L村施行驻村帮扶,合成旅(原38集团军)、十一科技、万旗生态城开发有限公司等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L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健全了党支部班子,班子成员更加年轻化,平均年龄比上一届班子小25岁,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日益突显。L村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让民主生活会焕发制度活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及时进行党务公开;村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党员管理制度,推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一报告四议两公开”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以“凝心聚力促脱贫,攻坚克难奔小康”为主题的党员活动日,通过集中走访贫困户、老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全村形成了抓党建促脱贫的良好氛围。

深化党建引领

一是搞好党建,夯实基础。农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党支部,是一个村走向富裕的可靠保障[3]。工作队驻村后一直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加强支部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学习,提升党员素质,以学促干。工作队驻村以来共组织支部会、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60多次,党员大会五次,学习相关政策精神,明确两委成员责任分工,帮助两委对国考和省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积极与两委制定谋划发展规划和帮扶项目。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并以《凝心聚力促脱贫,攻坚克难奔小康》为题,讲党课、宣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讲解村里产业发展布局,让群众切实感受实体项目带来的收益。在庆七一党日主题活动会上,部分党员主动提议,由党员集资,打造一棵“党员光伏树”,用来充当党员开展活动的经费,树立了党员威信,起到党员示范带头效应。组织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大家勇于当面提问题,杜绝背后乱说,凝心聚力。通过党员活动,激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自主创业内生动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L村党支部被F县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二是注重政策宣传,顺利完成两委换届。在入户闲聊的过程中,工作队注重宣传政策和民风民俗,深入宣讲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以及F县各项扶贫政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思想发动和感情沟通,同时帮助解释医保政策、产业扶持等F县多项惠民政策。利用两委换届,驻村工作队亲自入户发放选民证,宣传换届选举政策,从四月份开始着手L村第十一届村委会选举工作,成立了L村第十一届村民代表选举委员会,并组织召开第十一届村民代表选举委员会六次会议,5月21日顺利完成两委选举。

三是严格执行驻村纪律。历届驻村工作干部,认真落实精准脱贫帮扶各项部署,牢记驻村职责,严守驻村纪律,认真落实日常考勤、请销假、去向公示制度,按要求吃住在村,每月平均25天以上,并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和《驻村日志》。抛家舍业,吃住在村,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与基层干部群众朝夕相处、并肩作战,不仅给当地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而且给贫困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让父老乡亲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肯定和拥护,树立了良好的工作队形象。

脱贫攻坚的 L 村经验

科学的规划引领

乡村地域的类型多样性、系统差异性及发展动态性,是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基础[4]。L村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因势利导、分类指导”的要求,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编制完成《燕山—太行山片区F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聘请清华同衡等规划设计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规划以及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电力、园区等系列规划,实现了住房保障、富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全覆盖,实现了规划到乡、到村、到户全覆盖。

L村在全县域规划的引领下,结合资源禀赋,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产业发展[5],一步一步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攻坚路子。在县政府产业政策支持下,L村秉承“生产、生活、生态”三统一的原则,确立了三大支柱产业,食用菌种植、林果业种植与生态旅游,结束了过去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单一的种植结构,由“政府推动、科技支撑、金融撬动、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六力合一,共同打造,实现了“企业得资产、农民得实惠、政府得生态”的良好格局。

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只有加强基层组织,才能保障脱贫攻坚等各项基础工作落地、落实[6]。要强化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基层组织建强建好,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工作中冲锋陷阵,扛起党旗给群众看,领着群众苦干实干,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7],就能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营造出民风和谐、干群一心的工作氛围。

L村成立了村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组织架构与综合组织架构,成立了由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代表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村群团工作站、群众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评议会、道德评议团、法律服务团等9个村级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村里的具体事务,全面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完善村级治理体系[8]。

全社会广泛动员

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且巨大的系统工程[9],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不行,必须要做到所有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所有工作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一切围绕脱贫攻坚转,一切围绕脱贫攻坚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脱贫攻坚工作点多面广、纷繁复杂,在聚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必须找准焦点,防止平均用力。

要树立科学统筹的理念,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找准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解难点,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布局,才能充分发挥聚力作用,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风险

在告别贫困之后,L村如何实现村庄持续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亟需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村民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村民内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产业项目和市场之间存在距离等问题。

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L村地处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行,L村与周边村庄一样,都面临着空心村问题。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使L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并在短期内持续不断地引进各种资源,避免走向衰败和消亡。但多年累积的问题即人口的减少尤其是劳动力短缺依然是L村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L村的劳动力依然短缺,以60—65岁的村民为主力,同时,村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4.5%,一定程度上限制了L村的发展。此外,村民掌握的现代科技知识较少,文化程度低,制约了他们对外界的认识,村民依旧习惯凭借其传统认知来生活、生产,难以将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10]。

村民内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L村村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21年底,L村村民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80元,与2012年的3120元相比,9年增长了5.6倍。然而,村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村庄的贫困问题也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这主要是由政府扶贫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

尽管有些年轻人也返乡创业,但毕竟是少数。由一群年龄较大的村民来引领村民走向小康比较困难,大部分村民由于年龄大,不仅缺乏对市场做出判断的能力,而且缺乏主动性,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再加上现在的扶贫一般是自上而下,为了保证完成扶贫任务,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往往采取强制措施,一些项目有可能脱离村情,没有征求贫困户的意见。

产业项目和市场之间存在距离

在F县,L村是明星村,很多扶贫项目都有政府主导的印记[11]。“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都有浓厚的政府色彩。这些参与的企业大多是国企或是集体企业,缺少社会资本的参与。L村缺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自身资源在吸引力、影响力方面与同类知名旅游资源还有明显的差距。

L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时间的检验。目前L村脱贫成功主要依靠外部输血,尽管L村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村民也有了工作,一切扶贫项目都在有序进行,但总体来看,L村发展还是依靠外界持续性输血,项目、产业由外来人员主导,本村村民参与的方式比较有限,更多地承担服务员、保洁员等角色。

政策建议

强化党建引领,保持政策和工作延续性乡村振兴工作阶段要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党员队伍带头示范作用。继续实行五级书记抓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干部包联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责任。帮扶资金、项目、政策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为其提供发展助力。

保持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稳定性,充分利用扶贫工作推进中建立的群众和工作基础,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精准帮扶[12]。坚持沿用脱贫攻坚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加大乡村人才支持,提升人才质量

首先,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没有年轻人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再好,也会后继乏力,因此,不仅要吸引年轻人返乡,还要全面提升村民自身发展能力。同时,扶贫要从扶智抓起,防止贫穷的代际传递,将扶贫的重点从经济扶贫转移到人力资本开发上来,完成输血到造血的转变[13],激发贫困户的自我脱贫致富的意愿,实现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其次,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对干部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基层干部振兴乡村能力的培训,努力使他们从帮扶干部逐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得力干将。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14],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教育医疗等综合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持续激发群众发展动力,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持续发挥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风貌的热情,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又共享乡村振兴红利。同时,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贫困群众的精神领域多下功夫,引导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实现“钱袋”与“脑袋”同时富。

村民是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监督者[15]。在村民自治中,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为公共事务管理献计、出力,以有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服务,因此要大力提高村民素质,逐渐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加强村民自治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项目与市场接轨,培养旅游本土人才

政府主导色彩在L村发展起步阶段非常浓厚。为了打造示范村,一些企业的扶贫项目并没有实现盈利,而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投入也避免了企业倒闭。然而,从长远来看,作为主打产业的乡村旅游只有与市场衔接,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16]。

首先,在目标定位方面,L村的目标市场需要瞄准全国。这是因为L村方圆百里之内大多是贫困村,L村属于太行山——燕山深处的片区贫困村,方圆百里之内的客户群难以给L村的旅游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L村只有将目标瞄准全国,才能吸引多方游客前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升村民收入。

其次,利用毗邻五台山的优势,吸引五台山的游客。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五台山的文化品牌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L村要想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就要大力发展娱乐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最重要的是要开通五台山到L村的旅游专线,完善旅游设施,方便游客的到来。

最后,打造乡村优秀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通过专题培训、送教上门、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创业培训,吸引当地青年返乡创业,逐渐培养一批熟悉当地情况,且具备餐厅、住宿、服务、礼仪、安全、卫生等方面知识,更具乡土情感的本土人才。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实现乡村旅游由企业主导向本地村民主导的转变[17]。

参考文献

[1]田毅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社会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62-71.

[2]刘欢,韩广富.后脱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治理的现实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20(04):170-178.

[3]周永伟,李彦霖.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宁夏社会科学,2023(02):66-73.

[4]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04):637-650.

[5]高鸣,魏佳朔.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历史方位和实现路径[J].中国软科学,2022(08):45-57.

[6]文丰安.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百年历程、鲜明特色及现实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21(04):32-49.

[7]苏超莉.同心圆模型: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社会化解读[J].湖湘论坛,2022,35(05):66-73.

[8]沈迁.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复合型治理的生成逻辑——以“三元统合”为分析框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5):90-101.

[9]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47-150.

[10]李华胤.治理型中坚农民:乡村治理有效的内生性主体及作用机制——基于赣南F村的调查[J].理论与改革,2021(04):116-128.

[11]王宏涛.乡村振兴视野下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互动研究——以宁夏山区洼村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1):50-56.

[12]郑永君,李丹阳,阳清.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柔性嵌入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2):1-8.

[13]王红珠.乡村振兴视域下的“输血”与“造血”——乡村教育与人才振兴路径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04):120-128.

[14]武国峰,王蕊,柏宗春,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促进科技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21,40(06):82-85.

[15]刘合光.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8(01):14-20.

[16]申始占,王鹏飞.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5):72-81.

[17]赵刚,吕斌,张俐.基于村民参与的风景名胜区经营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6):58-64.

【编辑:武凯】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以 H 省 L 村为例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
2024-1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家政领域产教融合企业,鼓励各地吸引养老、托育、物业、酒店等相关领域大型企业进入家政行业跨界经营。 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是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升家政服务...
2024-11-15
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4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长牙带电”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云岭大地耕地保护红线。 《意见》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
2024-11-13
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参观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成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2024-11-23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项目、500多个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进行展演展示。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优...
2024-11-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总结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4-11-22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几十位村民正在芍药田里忙碌。 “芍药浑身都是宝,芍药花期已过,眼下又到了挖芍药根的时节。挖出来的芍药根一部分分株出新苗用于栽种,一部分整理出根块用于售卖中药材。”农户彭克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示范园可收获芍药种苗18万余株、...
2024-11-22
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蛟鱼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伴随着蜜蜂“嗡嗡”的振翅声,蜂农们开始了一天的取蜜工作。 “今天我们要抓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几十桶蜂蜜取完。”一大早,蜂农胡宜杰就进山了。他戴上手套,拿起采蜜工具,小心翼翼地取出蜂巢。抖蜂、...
2024-11-19
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和美
陵川县丈河村一景。山西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摄 日前,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运城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路径,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
2024-11-15
给全球做泳装,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
在辽东湾畔的辽西走廊中部,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少有人知的是,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这里。兴城,一个给全地球人做泳装的小城;一个把“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的“泳装之都”。 兴城泳装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那些前来海滨度假的各地游客,把五彩斑斓的泳装产业带到...
2024-11-21
又是一年柿子红。 11月9日,在渭南市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一盏盏“红灯笼”模样喜人。 剪把、打花、削皮、吊挂……经过好几道工序后,一串串富平尖柿被送进晾晒棚里酝酿甜蜜,丰收的喜悦伴着柿子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 “富平柿子如今可不愁卖!”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笑...
2024-11-20
广西忻城县坐落在碧波荡漾的红水河畔。这个山水环绕的县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糯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忻城糯玉米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目前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粤桂协作...
2024-11-20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
2024-11-22
近期,以“新质赋能·数智领航”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大会由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杰出代表45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饲料...
2024-11-22
11月15日,第四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千阳县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千阳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振兴奶羊种业,支撑羊奶健康中国”,旨在探讨奶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奶羊种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吸引了...
2024-11-22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 (一)做好棚室准备 1.加固温室。入冬前后,加强日光温室骨架、墙...
2024-11-15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2024-11-12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2024-10-9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不断产生吸引公众的新内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文旅部门也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正将网络文学IP优势融入到本地旅游场景中,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2024-11-22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
2024-11-22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的晋南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在约5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该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 物阜民丰 都城气象 民以食为天。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
2024-11-22
国家卫健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这两年5岁...
2024-11-22
年末岁尾,经营活动、庆典活动较多,加之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高级指挥长王玮22日表示,消防救援部门一手抓“防”,一手抓“消”,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王玮在当日举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
2024-11-22
广州市22日发布通知,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当日联合发布的通知,取消该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通知,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穗...
2024-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站。白雾村村容古朴,风景如画。近年来,会泽县深度挖掘白雾村马帮文化、铜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石榴文化节、铜运古道等特色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会泽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白雾村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国庆期间,白雾村接...
2024-11-22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
2024-11-21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莱阳的秋月梨又爆单了。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秋月梨的货车飞驰在莱阳市谭格庄镇上,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谭秋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地客商懂行,买秋月梨首选咱莱阳谭格庄的‘谭秋月’。”谭格庄镇西赵家庄村...
2024-11-21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2024-11-22
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哪些变化需警惕?
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 它是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 以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 号召全世界人民给予儿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儿童更多关注 今年的主题是: 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 今年世界儿童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2024-11-22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2024-11-22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