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 > 理论研究 > 正文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以 H 省 L 村为例

2024-03-05 16:38 作者:梁振华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以H省L村为例,详细分析了L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包括科学的规划引领、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L村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依然面临一些限制性因素,其中包括:村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村民内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产业项目和市场之间存在距离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保持政策和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加大乡村人才支持力度,提升人才质量;三是持续激发群众发展动力,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四是乡村旅游项目与市场接轨,培养旅游本土人才。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继承、巩固与超越,当前我国乡村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和做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1]。本文以H省L村为例,通过微观层面的村庄案例研究,详细阐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村庄概况与脱贫攻坚成效

L村位于H省B市F县Q镇南部约2公里处,距F县城38公里,地处太行深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L村总面积23.94平方千米,其中林地3.3万亩、耕地990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70亩),植被覆盖率80%以上。全村下辖9个自然村,共277户576人,常住人口123户260人,人口主要分布于L村和W村两个自然村。在脱贫攻坚期间,L村在短短数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群众收入大幅提高

L村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也是革命老区、深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村落。2012年,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950元,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村共有贫困户190户,贫困人口44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9.4%。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L村于2017年底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率先在全县整村脱贫出列。截至2021年底,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120元增长到17480元(见表2)。

表1 2014—2021年L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

表1 2014—2021年L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

表2 2014—2021年L村村民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表2 2014—2021年L村村民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作者简介】梁振华(198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与社区变迁。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民就业渠道拓宽

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扶持下,L村现已修通了长5.2千米、宽12米的二级路,连通382省道,大大提高了通行条件。2020年,打通硬化瓦窑自然村通往山西的乡村路,长约8千米,游客可在40分钟内直达五台山景区入山口。同时,村内完成环村道路及通户街道硬化6.3千米,安装亮化路灯50个,完成了覆盖全村的亮化工程,并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20个,便民垃圾箱100个,安排固定保洁员2名,村内已全部实现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环境绿化和安全饮水。此外,农村电网、通信基站、光纤宽带实现了全面升级;村里建有卫生室、幸福院、文化广场、大戏台、农家书屋、银行网点和公共厕所,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L村通过发展食用菌、高效林果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土地流转走上了产业发展之路,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L村共流转土地780亩,土地流转金每年达87万余元,户均年增收3164元。在荒滩上建成香菇大棚75栋,带动32户包棚户户均年增收6万元,带动务工104人,人均年增收1万元;发展苹果、樱桃等高效林果700亩,带动常年务工39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季节性务工150余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通过引进北京HS集团与F县FY公司,共同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流转68家民房打造旅游民宿,同时发展小吃街、茶室、豆腐坊等新业态20多个,从业人员90余人,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达2.52万元。随着产业发展,L村注册了L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L村顾家台旅游有限公司壮大集体经济,集体年收入达20万元。

随着村内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底L村已实现全村就业362人,其中县外务工146人,县内务工166人(其中返乡青年52人),就业率为86.2%,基本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村民多渠道增收。同时,在家门口就业务工的村民约有130人,其中包括年龄在65-74岁、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同时还辐射带动外村务工人员8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

住房条件全面改善,群众过上生态宜居的生活

近年来,通过协调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总体规划,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棚户区改造,整村推进住房改造提升工程。L村全力打造青砖灰瓦、独具太行特色的新民居。L村已完成民居改造225户,易地扶贫搬迁21户(其中14户集中安置,7户提供货币补偿)。改造后的村民房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室内有厨房、卫生间,实现了集中供水、供暖。村民彻底告别了人背肩挑山泉水,使用旱厕,靠木柴取暖的生活。随着村民腰包变鼓,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也进入了各家各户,部分村民还购置了家庭轿车。

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脱贫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随着村庄富民产业的兴起、住房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不仅摆脱了物质贫困,更实现了思想脱贫、精神脱贫[2]。村民开始由之前的“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实现了由之前的“揣着手等”到“背着手看”再到“甩开手干”的转变。靠着墙根晒太阳,打着扑克聊闲天的村民没有了,争先恐后参与包棚种植、务工就业、发展农家乐的村民变多了。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贫不养懒汉,设立志气榜、光荣榜,培养致富带头人,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和斗志,营造了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良好社会氛围。L村建档立卡贫困户TYH,身患残疾,但身残志坚,孝敬老人,爱护孩子,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购买了烤红薯机,并在旅游旺季出摊经营。他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也能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借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L村拥有独特的“关”文化,在辽代,当地由四品武将把守,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Q镇提出了打造“生态长城岭,文化龙泉关”的旅游发展大思路,研究制定了以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其他项目的总体规划。L村文化代表了整个F县,是县域脱贫攻坚的缩影,省、市、县政府力争将L村打造成“文化L村”“中国L村”。

一是发扬红色革命老区文化,发挥文化古驿道优势。F县红色文化浓厚,历史文化悠久,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L村作为F县旅游重地,更是如此。L村地理位置优越,是文化古驿道,乃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拥有龙泉关口、明长城、阎锡山藏兵洞等优秀古文化资源的“宝地”,距离山西五台山景区33千米,毗邻天生桥4A级景区。

二是利用自身脱贫攻坚优势,打造“脱贫攻坚实践课堂”。L村结合自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和全国脱贫攻坚教育基地优势,每年来L村学习脱贫精神的各路人员不计其数。为此,L村聘请华北电力大学专家团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述F县脱贫攻坚故事,让全国人民感受L村七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是弘扬特色民俗文化,发掘特色民间才艺。L村2018年6月邀请Q镇12个自然村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以及民间艺人,举办了L村第一届旅游文化节技能大赛;中秋节组织了L村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和相约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国庆期间组织国庆七天乐活动,动员村民主动参与节目表演和摆摊经营,此举措不仅获得了县政府的强烈支持和表扬,还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激发了村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村两委根据之前活动中村民的表现,挑选出有才艺、有担当的艺人代表专职呈现L村特色文艺,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民俗体验感,还达到了“以文化留游客”的目的。

四是结合现代文化,发扬农耕文化。L村在改造装修住房,发展餐饮住宿时,禁止大拆大建,极力保留了L村特色农家风格,村内每一处都体现出浓郁的农耕风味,土墙泥瓦、大枣高粱、纯天然食品。同时,在部分餐饮住宿方面配套现代化家具、卫生淋浴等设施,力争打造特色、舒适的新农村。

五是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发挥自身引领作用。L村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将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带动L村的扶贫事业。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L村共带动贫困户69人就业,2021年平均每人增收6000元;L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过的贫困之地,他曾在此走访过两户贫困户,L村充分利用此优势,为两户贫困户提供新型房屋,并将其旧房保护起来设置成旅游观光景点供游客观赏,游客可以在一览农村风貌的同时,感受L村脱贫攻坚成效。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驻村工作队参与了落实L村精准扶贫政策的全过程,自2013年以来,省委办公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F县司法局等分别派出工作队对L村施行驻村帮扶,合成旅(原38集团军)、十一科技、万旗生态城开发有限公司等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L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健全了党支部班子,班子成员更加年轻化,平均年龄比上一届班子小25岁,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日益突显。L村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让民主生活会焕发制度活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及时进行党务公开;村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党员管理制度,推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一报告四议两公开”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以“凝心聚力促脱贫,攻坚克难奔小康”为主题的党员活动日,通过集中走访贫困户、老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全村形成了抓党建促脱贫的良好氛围。

深化党建引领

一是搞好党建,夯实基础。农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党支部,是一个村走向富裕的可靠保障[3]。工作队驻村后一直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加强支部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学习,提升党员素质,以学促干。工作队驻村以来共组织支部会、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60多次,党员大会五次,学习相关政策精神,明确两委成员责任分工,帮助两委对国考和省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积极与两委制定谋划发展规划和帮扶项目。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并以《凝心聚力促脱贫,攻坚克难奔小康》为题,讲党课、宣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讲解村里产业发展布局,让群众切实感受实体项目带来的收益。在庆七一党日主题活动会上,部分党员主动提议,由党员集资,打造一棵“党员光伏树”,用来充当党员开展活动的经费,树立了党员威信,起到党员示范带头效应。组织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大家勇于当面提问题,杜绝背后乱说,凝心聚力。通过党员活动,激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自主创业内生动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L村党支部被F县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二是注重政策宣传,顺利完成两委换届。在入户闲聊的过程中,工作队注重宣传政策和民风民俗,深入宣讲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以及F县各项扶贫政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思想发动和感情沟通,同时帮助解释医保政策、产业扶持等F县多项惠民政策。利用两委换届,驻村工作队亲自入户发放选民证,宣传换届选举政策,从四月份开始着手L村第十一届村委会选举工作,成立了L村第十一届村民代表选举委员会,并组织召开第十一届村民代表选举委员会六次会议,5月21日顺利完成两委选举。

三是严格执行驻村纪律。历届驻村工作干部,认真落实精准脱贫帮扶各项部署,牢记驻村职责,严守驻村纪律,认真落实日常考勤、请销假、去向公示制度,按要求吃住在村,每月平均25天以上,并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和《驻村日志》。抛家舍业,吃住在村,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与基层干部群众朝夕相处、并肩作战,不仅给当地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而且给贫困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让父老乡亲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肯定和拥护,树立了良好的工作队形象。

脱贫攻坚的 L 村经验

科学的规划引领

乡村地域的类型多样性、系统差异性及发展动态性,是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基础[4]。L村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因势利导、分类指导”的要求,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编制完成《燕山—太行山片区F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聘请清华同衡等规划设计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规划以及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电力、园区等系列规划,实现了住房保障、富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全覆盖,实现了规划到乡、到村、到户全覆盖。

L村在全县域规划的引领下,结合资源禀赋,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产业发展[5],一步一步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攻坚路子。在县政府产业政策支持下,L村秉承“生产、生活、生态”三统一的原则,确立了三大支柱产业,食用菌种植、林果业种植与生态旅游,结束了过去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单一的种植结构,由“政府推动、科技支撑、金融撬动、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六力合一,共同打造,实现了“企业得资产、农民得实惠、政府得生态”的良好格局。

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只有加强基层组织,才能保障脱贫攻坚等各项基础工作落地、落实[6]。要强化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基层组织建强建好,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工作中冲锋陷阵,扛起党旗给群众看,领着群众苦干实干,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7],就能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营造出民风和谐、干群一心的工作氛围。

L村成立了村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组织架构与综合组织架构,成立了由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代表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村群团工作站、群众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评议会、道德评议团、法律服务团等9个村级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村里的具体事务,全面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完善村级治理体系[8]。

全社会广泛动员

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且巨大的系统工程[9],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不行,必须要做到所有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所有工作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一切围绕脱贫攻坚转,一切围绕脱贫攻坚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脱贫攻坚工作点多面广、纷繁复杂,在聚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必须找准焦点,防止平均用力。

要树立科学统筹的理念,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找准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解难点,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布局,才能充分发挥聚力作用,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风险

在告别贫困之后,L村如何实现村庄持续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亟需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村民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村民内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产业项目和市场之间存在距离等问题。

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L村地处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行,L村与周边村庄一样,都面临着空心村问题。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使L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并在短期内持续不断地引进各种资源,避免走向衰败和消亡。但多年累积的问题即人口的减少尤其是劳动力短缺依然是L村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L村的劳动力依然短缺,以60—65岁的村民为主力,同时,村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4.5%,一定程度上限制了L村的发展。此外,村民掌握的现代科技知识较少,文化程度低,制约了他们对外界的认识,村民依旧习惯凭借其传统认知来生活、生产,难以将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10]。

村民内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L村村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21年底,L村村民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80元,与2012年的3120元相比,9年增长了5.6倍。然而,村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村庄的贫困问题也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这主要是由政府扶贫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

尽管有些年轻人也返乡创业,但毕竟是少数。由一群年龄较大的村民来引领村民走向小康比较困难,大部分村民由于年龄大,不仅缺乏对市场做出判断的能力,而且缺乏主动性,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再加上现在的扶贫一般是自上而下,为了保证完成扶贫任务,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往往采取强制措施,一些项目有可能脱离村情,没有征求贫困户的意见。

产业项目和市场之间存在距离

在F县,L村是明星村,很多扶贫项目都有政府主导的印记[11]。“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都有浓厚的政府色彩。这些参与的企业大多是国企或是集体企业,缺少社会资本的参与。L村缺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自身资源在吸引力、影响力方面与同类知名旅游资源还有明显的差距。

L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时间的检验。目前L村脱贫成功主要依靠外部输血,尽管L村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村民也有了工作,一切扶贫项目都在有序进行,但总体来看,L村发展还是依靠外界持续性输血,项目、产业由外来人员主导,本村村民参与的方式比较有限,更多地承担服务员、保洁员等角色。

政策建议

强化党建引领,保持政策和工作延续性乡村振兴工作阶段要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党员队伍带头示范作用。继续实行五级书记抓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干部包联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责任。帮扶资金、项目、政策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为其提供发展助力。

保持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稳定性,充分利用扶贫工作推进中建立的群众和工作基础,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精准帮扶[12]。坚持沿用脱贫攻坚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加大乡村人才支持,提升人才质量

首先,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没有年轻人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再好,也会后继乏力,因此,不仅要吸引年轻人返乡,还要全面提升村民自身发展能力。同时,扶贫要从扶智抓起,防止贫穷的代际传递,将扶贫的重点从经济扶贫转移到人力资本开发上来,完成输血到造血的转变[13],激发贫困户的自我脱贫致富的意愿,实现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其次,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对干部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基层干部振兴乡村能力的培训,努力使他们从帮扶干部逐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得力干将。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14],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教育医疗等综合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持续激发群众发展动力,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持续发挥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风貌的热情,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又共享乡村振兴红利。同时,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贫困群众的精神领域多下功夫,引导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实现“钱袋”与“脑袋”同时富。

村民是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监督者[15]。在村民自治中,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为公共事务管理献计、出力,以有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服务,因此要大力提高村民素质,逐渐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加强村民自治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项目与市场接轨,培养旅游本土人才

政府主导色彩在L村发展起步阶段非常浓厚。为了打造示范村,一些企业的扶贫项目并没有实现盈利,而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投入也避免了企业倒闭。然而,从长远来看,作为主打产业的乡村旅游只有与市场衔接,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16]。

首先,在目标定位方面,L村的目标市场需要瞄准全国。这是因为L村方圆百里之内大多是贫困村,L村属于太行山——燕山深处的片区贫困村,方圆百里之内的客户群难以给L村的旅游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L村只有将目标瞄准全国,才能吸引多方游客前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升村民收入。

其次,利用毗邻五台山的优势,吸引五台山的游客。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五台山的文化品牌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L村要想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就要大力发展娱乐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最重要的是要开通五台山到L村的旅游专线,完善旅游设施,方便游客的到来。

最后,打造乡村优秀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通过专题培训、送教上门、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创业培训,吸引当地青年返乡创业,逐渐培养一批熟悉当地情况,且具备餐厅、住宿、服务、礼仪、安全、卫生等方面知识,更具乡土情感的本土人才。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实现乡村旅游由企业主导向本地村民主导的转变[17]。

参考文献

[1]田毅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社会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62-71.

[2]刘欢,韩广富.后脱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治理的现实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20(04):170-178.

[3]周永伟,李彦霖.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宁夏社会科学,2023(02):66-73.

[4]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04):637-650.

[5]高鸣,魏佳朔.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历史方位和实现路径[J].中国软科学,2022(08):45-57.

[6]文丰安.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百年历程、鲜明特色及现实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21(04):32-49.

[7]苏超莉.同心圆模型: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社会化解读[J].湖湘论坛,2022,35(05):66-73.

[8]沈迁.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复合型治理的生成逻辑——以“三元统合”为分析框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5):90-101.

[9]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47-150.

[10]李华胤.治理型中坚农民:乡村治理有效的内生性主体及作用机制——基于赣南F村的调查[J].理论与改革,2021(04):116-128.

[11]王宏涛.乡村振兴视野下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互动研究——以宁夏山区洼村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1):50-56.

[12]郑永君,李丹阳,阳清.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柔性嵌入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2):1-8.

[13]王红珠.乡村振兴视域下的“输血”与“造血”——乡村教育与人才振兴路径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04):120-128.

[14]武国峰,王蕊,柏宗春,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促进科技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21,40(06):82-85.

[15]刘合光.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8(01):14-20.

[16]申始占,王鹏飞.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5):72-81.

[17]赵刚,吕斌,张俐.基于村民参与的风景名胜区经营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6):58-64.

[ 编辑: 武凯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
2024-9-19
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利介绍,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持续强化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围绕“防范风险、查办案件、提升能力”三个重点...
2024-9-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深入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
2024-9-9
秋意渐浓,我国秋粮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夺取丰收具备有利条件。 近期,中东部地区的秋作物即将进入收获期。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53万多亩玉米已进入灌浆后期,放眼望去,满目金黄。 “我今年种植了300多亩玉...
2024-9-20
9月1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央财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该厅日前印发了《中央财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该规范适用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复的产业...
2024-9-20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在山东青岛召开2024年全国小麦秋冬种生产形势专家会商会,分析研判今年小麦秋冬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技术措施,为明年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基础。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田有国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商认为,今年小麦主产区土...
2024-9-19
近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通知,就做好我省2024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明确将选派1468人赴“三区”支教。其中,选派初中教师546人,小学教师922人。 据介绍,此次支教时间为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受援范围为全省9个市(州)所辖县的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2024-9-20
近日,内蒙古—山东果蔬产业对接会在五原县召开,两省区农牧业领域相关工作人员、果蔬产业企业代表以及商协会代表共100多人共叙蒙鲁情谊、共话果蔬产业美好未来。 据悉,内蒙古与山东的紧密合作由来已久,有着扎实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前景。本次活动是鲁蒙两地果蔬产业的一次重要合作交流,将进一...
2024-9-19
8月9日的那场颁奖晚会,至今仍令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扎拉乡的布嘎难以忘怀。 晚会上,农牧民成了主角。在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生产技能类藏式缝纫市级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布嘎,收获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热烈的掌声以及无数羡慕的目光。 布嘎参加的比赛,是那曲市自2022年以来创新性开展的群众性竞...
2024-9-18
金秋九月,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尚兴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盘点这季收成,村民李汉杰兴奋地说:“经销商上门收购,我家26亩芒果园,3天全部采摘完,刨去成本,今年净赚13万多元。” 李汉杰家的果园,就在他家屋后的山坡上。这里的芒果园,成了村民的致富园。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l...
2024-9-18
西藏米林:“药洲”出新又出彩
西藏江南,“药洲”米林,以其优越的气候和环境,自古盛产藏药材,也是西藏藏药文化重要发源地,藏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在这里留下众多美妙的故事和传说。而今,米林市更是不负“药洲”之名,在传统藏药材种植基础上,积极发展药材种植新产业,“药洲”出新又出彩。 雪山脚下植良药,...
2024-9-7
河北栾城,一片翠绿的田野中,农民们正在采集中药五味子。农民精心对待一串串五味子,仿佛是对待一颗颗珍贵的珍珠。辛勤的耕耘不仅带来了丰收,也为当地传统医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9-6
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联合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在北京召开“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视频推进会议。围绕“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重点任务,部署全面开渔后商渔船防碰撞工作,扎实推进“商渔共治”工作落实。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级渔业渔政部门认真贯...
2024-9-18
鱼虾蟹更肥美 捕养销更现代——河北唐山沿海开渔见闻
这几天,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中心渔港,每天会有200余艘渔船陆续回港。 “禁渔期歇了4个月,人养足了精神,海鲜也养肥了,中秋节是销售的‘黄金期’,大家伙都在加油干。”65岁的船东王殿杰对记者说。 9月14日,王殿杰在整理自家渔船上的网具。(受访者供图) 乐亭县所在的海域,是渤海湾多种鱼虾蟹...
2024-9-16
9月10日至12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培训班。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站长刘恒新出席并讲话,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出席,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宏璞、烟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勇出席并致辞。  培训班采用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
2024-9-13
 冬小麦 一、冬小麦 (一)华北平原及关中平原灌溉冬麦区 包括山东和天津,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域冬小麦施肥数量及比例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后期氮肥偏多、贪青晚熟,遇干热风易减产,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
2024-9-19
入秋以来,西南北部稻区一季稻已陆续收获,西南南部和东部稻区、东北稻区一季稻陆续进入灌浆期至乳熟期,田间病虫情基本定局;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中稻处于抽穗至乳熟期,华南、江南双季晚稻和长江中游单季晚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重大病虫害持续发展,局部地区重发趋势明显。截至9月6日,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6.7...
2024-9-13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2024年9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9月华西秋雨进入集中期,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局地存在洪涝灾害风险,华北、西北、华南等地局地风雹灾害可能多...
2024-9-10
)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举行,论坛上启动了《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及十省市动漫游戏产业战略合作平台。 据介绍,《行动计划》是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下,由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共同起草完成,...
2024-9-21
米兰时装周——安东尼奥·马拉斯品牌时装秀
9月18日,模特在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上展示安东尼奥·马拉斯品牌新品。 2025米兰春夏女装周于9月17日至23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
2024-9-20
中秋小长假掀起的文旅热潮,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山西旅游市场的潜力。 记者从携程、飞猪、同程等旅游在线平台获悉,山西多地中秋假期旅游订单有明显增长,旅游度假类商品的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75%,其中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同时,山西中秋假期入境游订单涨幅更是跑赢暑期,同比增长180%。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假...
2024-9-20
住房“以旧换新”正在持续优化扩围。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9月17日,已有约130城开展住房“以旧换新”相关工作,部分城市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同时,各地也在创新优化住房“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升级迭代住房“以旧换新”模式。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住房“以旧换新”贯通...
2024-9-21
自去年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来,全国已实施287个重点防沙治沙项目,完成4000多万亩综合治理任务。这是记者9月19日从国家林草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的“三北”工程种苗等物资供需对接会上获悉的消息。 为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国家林草局专门召开此次种苗等物资供需对接会...
2024-9-21
海风拂面,秋意渐浓。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海岸边,长达45公里的宋公堤,日夜阻挡海水冲击。 新四军在盐城阜宁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后,管辖如今滨海县区域,首任县长宋乃德1941年带领军民筑成近百里的拦海大堤,改变了当地海患频发、百姓流离失所的状况,当地群众将大堤唤作“宋公堤”。 屹立海滨的宋公堤,时至今日...
2024-9-21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乡村民宿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青岛响山潘家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功地将传统民居转变为特色民宿,从而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响山潘家村民宿产业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民宿产业如何通过提供就业...
2024-9-21
以文促旅,门神文化大放光彩
上木角村四面环山,草木葱郁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自古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资源丰富,人杰地灵。近年来,平鲁区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断丰富文旅业态,展现出欣欣向荣的风貌。位于平鲁区下水头乡的上木角村,是大唐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华...
2024-9-2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农村电商不仅为农村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力量。然而,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商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与难题。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电...
2024-9-19
耳机里的梦境:“ASMR”如何成为年轻人的“睡眠伴侣”。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睡觉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有一些人,需要听着声音才能入眠。 深夜,工作了一天的闫笑躺在床上,疲惫却毫无睡意。她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中的视频,冰块...
2024-9-21
2021年9月,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我国首次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41.1%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在我国所有类型的抑郁障碍患者中,仅有0.7%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现代社会各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常见的除了抑...
2024-9-20
“父亲去世后,母亲留在老房子里自己住,将近100平米的房子里,堆着她从各处捡来的塑料袋、旧纸板、矿泉水瓶,甚至是一些塑料餐盒,还有不能穿的旧衣物、无法使用的老物件。” “该扔就扔?你们不懂,这些东西都有用,以后会派上用场。” 问诊结束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一科主任医师孙秀丽告...
2024-9-20
9/21 民宿产业点亮乡村经济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乡村民宿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贡献了重... [详细]
9/21 以文促旅,门神文化大放光彩
以文促旅,门神文化大放光彩
上木角村四面环山,草木葱郁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自古有... [详细]
9/19 乡村振兴:培育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在... [详细]
9/19 农村养老新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社会养老压力增加,农村养老服务... [详细]
9/19 村干部职业化改革之路
西方政府在绩效管理方面较为普遍地构建起了整体性的绩效竞争管理... [详细]
9/19 从小小苹果看乡村产业发展之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经过70多年培育发展,花牛苹果... [详细]
9/19 让农村老人享受稳稳的幸福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我都快十年没敢出远门了,真... [详细]
9/18 天下第一村——记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师家沟村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的师家沟村,因其建筑奇特、典雅,在清朝时就... [详细]
9/18 宁夏固原: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老区行】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 [详细]
9/18 “为乡村孩子教育尽力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深知农村孩子读书需要更努力,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