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大院千千万,要说最壮观,非王家大院莫属。
今日一游,本打算择一精华处着笔。可踏进院门,我顿时迷茫了,不知该从哪个院子、哪间屋、哪片瓦开始写起。
王家大院的格局可用“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勾院廊连,层楼叠院”来概括。与方方正正、凝眉垂门的乔家大院不同,王家大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是我见过最具立体感的家族大院。院接着院,屋连着屋,瓦挨着瓦,又凭空冒出一座石桥连结两堂,上上下下,似乎藏着说不完的晋商故事。石头垒砌成的大门、院墙禁锢住了森严,却也平添了一些原始的烟火气,比村落更质朴,比古镇更厚实。
据导游介绍,现在向游人开放的视履堡仅仅为王家大院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在静升镇村“九沟八堡十八巷”的版图里,王家一家便占据了五沟五巷五座堡。大院总占地面积居然接近北京故宫的两倍!也就不怪它要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了。有人便如此评价它:“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王家大院不栖井巷,反落山间。绵延群山之中,石寨纵横,一眼望不到头。保守闭塞的大院却养育出了敢闯敢拼的王家后人。遥想最初,王家始祖兄弟四人分别叫王忠、王信、王诚、王实,玩起文字梗来怕是不输当下。元皇庆二年(1313),老四王诚斋率家族迁居静升,几经周折最终迁到小水河畔,边务农边做点豆腐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宽,脚步也越走越远,最终飞出坚固的石头大院,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自12、13世起,王家人丁渐渐兴旺起来,进入晋商大族常见的官、商正反馈循环。至明中后叶,已是“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入清后,王家人发奋日益,康乾嘉年间,族业鼎盛,成为闻名遐迩的三晋望族。发迹后的王家也走上了红顶商人之路。到隆年间开始通过考、捐、封、赠等途径大踏步进入官场,供出大夫34人、五品以上官员至少42人。14世王谦受因支援平息吴三桂叛乱有功,于康熙年间荣赴千叟宴,并受御赐龙头拐杖。16世王中极获赐黄褂一件,银牌一面,嘉庆元年(1796)亦赴千叟宴。真可谓“平叛一功宠三朝,三朝都封王家人”。可见当时的王家沐浴在怎样的风光里。
等到外面出人头地的王家人荣归故地,这个闭塞的山间小镇也焕发出耀眼的光彩,修建起门敞墙高、气势非凡的豪宅来。
漫步大院的各个角落,随即能感受到管理方的用心:几乎所有常见的石雕、木雕等都安置牌匾,对寓意做了详细的解释,这种弱化导游地位的举动,在景区里是极其罕见的。
在刀刃与刀背的万木丛中,我还注意到一个颇为显耀的特点:似乎以莲为主题的雕刻占据了不寻常的地位。莲即廉,廉洁奉公,秉公无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为莲花寓以洁净不染之涵义,从此成为后世文人衣袍缎带、香桌墨宝上用以自醒和示人的永恒主题。体现在砖雕上,尤以莲花为题材的“三雕”作品为重。“德馨轩”院中的“一品清廉”牙板,以一片莲叶为主体,两面花叶依次排列,简略几笔波浪线条表示清净之水,未见其他点缀,整个画面清爽疏朗。还有“凝瑞居”院中的“鹭鹭清廉”,一丛青莲上停驻两只白鹭,时刻提醒家族后人出泥不染,出水不湿,如白鹭般洁身自好。
在古代,此类家训绝非一纸空文。彼时,家训即家族生存之寄托,亦即个人存世之所续,绝非仅仅是雕刻在自家门楼上用以昭告天下的牌坊,自然也并非如今逐渐口号话的某些辞藻。这一点,从王家15世王梦鹏开设的“四义”(义学、义店、义冢、义仓)善业可见一斑。义学为耕读之所自不必说,不仅王家的后代能在这里上学,外姓旁人同样可以免费上学,特别是贫穷人家的孩子,义学从不拒绝;义店类似如今路边的免费茶饭,但古代遮衣同样稀缺,故也提供衣物;义冢为免费坟茔,用以接济无银下葬之人,“不忍亡魂悲暴露,聊输隙壤慰孤灵”;义仓为仓廪储备,每遇旱涝灾荒,王家就花钱买粮,置入义仓,灾时免费发放给受灾百姓。据史料记载,王家17世的王汝聪一年曾花出四千七百两白银用于义仓购粮。
于是,我详细读览了16世祖王廷璋创建五堡之一“和义堡”时,借用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立下的家训:“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这篇五字律,从言语、行事、衣着,到为人、谋事、养性等,都作了细致的要求。
当代知名学者王鲁湘曾有评述:“王家大院是中国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家训文化的绝佳体现。王家大院魅力之大,影响之远,是与其家训族规密不可分的。”
王家人还十分尊崇程朱理学,把《程子四箴》和朱柏庐《先贤家训》全文雕刻在直径一米有余的圆形青石上,嵌于大门内东西墙壁,加上自己家的《王氏家训》,让王氏族人时时处处诵读温习,省察律己。
院落似分而合,家族疏而不离,背后无非是规矩二字在起作用。在王家大院“存厚堂”书院里有这样一桢由清代学者翁方纲所撰书的匾额:“规圆矩方,准平绳直;祥云甘雨,丽日和风。”有趣的是,“矩”字上特意多加了一点,用以告诫世人,要多一点规矩,才能端己正身,沐浴甘雨。
什么时候,家训能够重回传统文化中不可抽离的血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