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畔,木塔之乡。应县,山西北部,古称“应州”,史上多兵事。据县志,唐末置应州,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领金城、浑源二县,治所在金城县。历代均称应州,辽属西京道,宋属云中路,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路,明、清属大同府,民国元年五月改为应县。世人见一座木塔辽风雄浑,名动于梁思成。几人知还有一碗粉,诱惑了林徽因!
今人了解应县始于梁思成,世人爱屋及乌仰慕木塔而入县门,而事实上应县木塔脚下,还有一道非常好吃的历史名吃——应县凉粉。方圆百里曾比肩木塔闻名。中华美食,名凉粉者种类纷繁,遵义豌豆凉粉,宁波薜荔籽凉粉、广式凉粉、浑源豆粉、潮汕粿凉粉、织金荞凉粉,传承不一、各有千秋。而以喝入围者唯应县一家也。
应县凉粉周边畅销,于国内却近乎无名,原因在于它不易保存,通常只有到当地才能喝到正宗的应县凉粉。因凉粉中淀粉与水的比重在一比十,含水量很高,加之出售前一直在凉水中浸泡,所以,一个“喝”字便道出了其独特和与众不同。应县凉粉以“软、顽、筋”称著,因之光滑如水,应县人都是喝凉粉。应县凉粉用土豆淀粉制成,调料与浑源凉粉相近,风格却完全不同。浑源凉粉类同于全国,属性硬,谓之吃。应县凉粉平时浸泡在清水中,喝时捞出一块,用铁铲将它切成细条形状,装碗之后,将蒜汁、酱油汁、山西辣椒油、山西陈醋、香油、味精、芥末粉、葱等佐料多样调料覆盖其上,然后,再撒一把五香豆干,一些提前备好的黄瓜丝,最后点缀嫩绿油亮的香菜,一碗冰凉消暑的凉粉便浑然天成。因为特殊的制作工艺,应县凉粉通常现做现卖,甚少远销,加入豆腐干、煮鸡蛋,配上油酥饼,美味异常,应县当地多有喝凉粉吃油酥饼解饥的说法。
凉粉好喝料难得,一碗上好的凉粉,没有独特的调料作伴,称不上最好!应县凉粉调料中所使用的辣油,源自当地人酷爱的胡麻油,将胡麻籽和辣椒搅拌均匀,有高温的油便能炸出可口的胡麻油。夏季的高温里,热气的蒸腾让每一个奔忙的人们都心力交瘁,而此时,端坐桌案前面,一碗凉爽的凉粉跃然眼前,那散发出来的气息沁人心脾,拿起竹筷,端起盛满凉粉和汤水融合在一起的大碗,沿着碗边,只是轻轻地用筷子往嘴里一扒拉,还没等细嚼,凉粉便在嘴里自然地化开,嘴里只剩下的是炒香的芝麻粒和辣椒片,仔细一嚼,香气依然……当一碗凉粉下肚,碗底最多留存的就是那一抹鲜艳的香辣油。
来自民间的美食比起那些大雅之堂的饕餮盛宴独有其平凡的乐趣,因为它根植于民间,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二女凉粉是应县凉粉现代派生的典型代表字号,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由手工作业到半自动机械加工,由当地销售拓展到网络销售,开始把应县凉粉销往全国各地。2013年9月,代表应县风味小吃,作为唯一美食,在省城太原参加了由省商务厅举办的美食周活动,受到四方来客的赞扬和推崇。
2015年9月,国际慢食协会在北京开幕,以二女凉粉为代表的山西省独家小吃“应县凉粉”入选中国“美味方舟”,黄河电视台,山西日报、晚报等各大媒体都陆续播放、刊登,应县凉粉得以再次造势,地方小吃重启非遗传承。2017年,二女凉粉被评为“朔州市消费者心中最美商户”;同年十月被省商务厅评为“山西好网货”;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进出口品牌展示产品;2019年5月,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产品。
一个传承带动一批品牌,一个品牌重启一个文明。如今,应县凉粉新品牌如雨后春笋,应县凉粉却还是那个老味道,就是这个老味道诱惑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也带着文化传承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