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东街甜水巷,有一个“上党老字号”的美食馆,叫杨海生肚肺汤馆,这里有两样极品美食,一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杨海生肚肺汤”,先后荣获“山西名吃”“上党美食”等殊荣,并成为长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是白猪头肉,脍炙人口、回味无穷,成为誉满上党、家喻户晓的人间美味。这两道美食的灵魂,来自于杨海生精心、独到的熬煮技艺。
水与火的交融
那些称之为“风味”的食品,从来不需要凤髓龙肝、海参鲍鱼之类的高档食材,相反把司空见惯的最为普通的食材,加工出别具一格、鲜香独特的美味,才是最为考验厨师的烹饪技艺。杨海生的技艺主要体现在“熬煮”上,他用香料熬煮大骨头,化腐朽为神奇,让猪的内脏异味全无、香气扑鼻;他用清水煮猪头肉,让人品味到了最原本的猪肉的肉香味。
肚肺汤,又名肚肺面,是潞州古城一道最为传统的风味小吃。老汤的熬制是精华所在,其是将猪的肚、肺、肠仔细处理后,再精细加工,配以熟制面条制成的汤食,也叫肚肺面,汤鲜料净、面滑肉嫩、香味醇厚、口感丰富。走进杨海生的肚肺汤店面,当门就是一锅正在翻滚的老汤,奶白的汤汁肆意翻腾,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一包用黑色布袋包裹着的“香料”在汤里上下颠簸,那是香味源泉,也是老杨家祖传三代、代代革新才得到的独家秘方,在古代是绝不外传的。
制作肚肺汤的诀窍全在这浇汁的熬煮中。熬煮的原料是猪的大骨头。新鲜的大猪骨开水沥一下,冷水浸泡后,去掉死血、残油,然后放入大铁锅里,与秘制的香料包一起,大火煮、小火炖,前前后后要熬煮四五个小时,让香料的香味、猪骨的胶原蛋白完全融合,熬煮成一锅奶白的浓汁,仿佛凝脂牛奶一样浓稠、洁白、香气四溢。熬煮不仅对原料有极高的要求,熬煮本身的火候把握就需要独到的多年揣摩和反复试验。杨海生说,熬煮一锅肚肺汤的老汤,必须用铁锅,同样的食材,铁锅要比铝锅、不锈钢锅更富有灵魂,富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香气;锅盖也很重要,最妙的是木质的锅盖,可以“呼吸”,能够“吸吮”汤汁的香气又反馈到汤里,那才是上品的汤汁,洁白晶莹、味美醇香,人们路过店面,在街角就可以嗅到那股飘逸催涎的香气。
熬煮肚肺汤的浇汁,对火的要求也很高,最地道的是用木材烧火,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火侯的把握;煤炭次之,最后才是燃气。在小火炖的四个多小时里,汤汁始终处于最低最低烈度的滚腾状态,汤的表面,慢悠悠地蹿出一个气泡来,冲破浓郁的“奶皮”,“啪”一下轻轻地绽裂,冒出一股香味,接着下一个气泡已在悄然酝酿,这样的熬煮,俗称“老鳖翻眼”,总需要4个多小时以上,才可以熬出一锅高质量的老汤来。由于城市里禁止了木材火、煤炭火,杨海生适应燃气火炉的要求,对熬煮的时间、火候反复揣摩,确保汤汁的香气不会降低。
熬煮白猪头肉的,是一锅清水。同样需要开水沥去死血、浮油,然后用铁锅清水去煮猪头,水里不添加任何的佐料,要保留猪油本身的颜色和味道,这既是对食材的品质要求极高,更是对火候、水温与时间的把握的要求也极高。煮出来的猪头肉,肥肉雪白、瘦肉紧致,没有油盐酱醋的浸润,更能显示出肉的而本来面貌和原处味道,色泽美观,质嫩味鲜,这就是上党老城里最为地道的“白猪头肉”。别小看这一锅清水,考验的却是厨师的经验与技艺,任何一点闪失,都会使肉丧失掉肥而不腻、瘦而不材、松软可口、肉香扑鼻的口感。
工艺与刀工的比拼
猪肚,指的是猪胃,用猪的肚、肺和肠子制作美食,需要高超的加工技艺,也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加工过程。每天清晨一大早,杨海生师傅都要亲自到菜市场,挑选新鲜的猪肚、猪肺和猪胃,把好食材的第一关。
由于食材的特殊性,去掉猪内脏的异味、腥味,需要耐心细致的拾掇,更需要烦琐精当的工艺。清水洗、开水沥、盐醋泡、冷水冰,反复三四道工序,才可以将内脏清洗干净,然后用香料浸泡,快火煮、慢火炖,煮熟了凉透,切丁盛盘备用。在寒冷的冬天里,杨海生师傅和儿女们的双手浸泡在冰冷的水里,反复揉搓,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以打折。美食,需要厨师背后默默地付出。杨海生说,冬天里,家人们的一双手泡在冷水里常常从刺痛变为麻木,看着红肿的双手,自己更能理解父亲传承传统美食的坚守和不易,更能理解发扬光大这道上党名吃的责任与义务。
在大多的菜系里,猪肺是弃置不用的,甚至在上党区荫城镇的地道美食“荫城猪汤”里,也不添加猪肺,原因是制作加工猪肺对技艺要求极高,否则会难以下咽。使用猪肺做原料的菜品,最出名的是川菜的“夫妻肺片”,以口感爽滑、麻辣鲜香而著名。肚肺汤的猪肺,却增添了一种醇厚适口,回味无穷的鲜香,也让猪肺变废为宝,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
将面条捞在碗底,把煮熟切好的肚肺肠铺在面条上,一大勺老汤浇上去,一碗浸透着猪骨香气、猪内脏香气的肚肺汤面条就端到了食客的面前,葱末、辣椒、醋、芝麻碎等佐料,需要食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添加。肚肺汤里的面条与普通的面条截然不同,和面时用的是鸡蛋而不是水,还要掺入适量的碱面,为的是利口、易消化,抵消肚肺肠的肥腻,使得整道美食更加可口鲜香。
与肚肺汤繁琐的工艺不同,白猪头肉的精妙之处在于“切”肉,说是切,其实并不是普通的垂直竖切,而是横着切,俗称“片肉”。厨师一手压肉,一手横推磨得锃亮光滑的肉刀,在手掌下“片切”出薄薄的一片肉来,薄若蝉翼一般,比机器削切的火锅生肉片还要薄,可以清楚地看到猪头肉的纹理,甚至压在报纸上能够透出字迹来。能够片肉的厨师,仿佛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菜刀横飞,厚薄均匀而大小相当,雪白的肉片柔嫩而富有弹力,瞬间就切除满满的一盘来。肥瘦搭配,根据顾客的要求称取了重量,然后再浇上蒜汁、陈醋和各种佐料,搅拌均匀,一盘凉丝丝、爽滑滑、香喷喷的凉拌白猪头肉就做好了,肉质清脆、色泽洁白,肥而不腻、透亮爽口,在上能当地区久负盛名,是各种宴会、街头小吃、家常聚会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与上党地区著名的“长子猪头肉”在煮肉时就要添加佐料不同,潞州东街的白猪头肉色泽明亮,更加突出了肉本身的纹理和香味。如果说长子猪头肉有一种来自乡野的大自然气息,卤猪头酱猪头品味的是调味的极致浸润,东街的白猪头肉则多了一种老城的烟火气息,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在回荡。你吃的不是猪肉,而是传承,是历史,是千年潞州的远古传承。
多少年来,潞州人就着白猪头肉,喝盅潞酒,一口肉、一口酒,品出了生活的幸福,除去了劳作的困乏,在洋洋自得中感受生活的富足与美满,醉意微醺中,一碗肚肺面下肚,那是神仙一般的生活啊。
传说与传承的辉映
多少年来,传统潞州的肚肺汤坚持着“晚夕”才出摊的传统,也就是傍晚才售卖,这固然是制作费时,需要一上午的时间去烹饪、调配,但更多的是潞州人对养生的要求,不由自主形成的一种健康饮食的习俗。
作为一道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肚肺汤与白猪头肉的诞生,与上党的文化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发生在上党大地的“长平之战”,不仅改变了历史走向,也为后世留下了“纸上谈兵”的警戒,更深深地影响了这片沃土的文化肌理。
那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战国后期,秦国攻打韩国甚急,韩国被迫割让上党郡给秦国,然而自古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镇守上党的郡守冯亭却不愿屈服韩国,于是愤而将上党17城转送赵国。深知唇亡齿寒道理的赵国,立即命令老将廉颇驻守上党,与秦军对垒。彼时秦强赵弱,秦国强大的骑兵部队摧枯拉朽,威猛异常。廉颇采取坚守不战,以逸待劳的战术,死死扼守上党各路关隘,长达三年,阻挡秦军进攻寸步难行。秦国千里转运粮草,兵疲力竭,国库空虚,即将全线溃败。与此同时,赵国全面备战,粮草消耗甚巨。双方的比拼,越来越成为意志和较量和国力的消耗。最先打破僵局的是秦人,他们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撤下廉颇,改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前来领兵。夸夸其谈的赵括一改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的策略,决定全线出击,一举击溃秦军。
赵括率领全军将要出击时,上党地区八位义士拦住马头,劝谏赵括谨慎出击,提防中计。刚愎自用的赵括勃然大怒,下令将八义士处斩祭旗,随即率领大军全线出击,结果大败,赵括本人死于乱军之中,40万秦军被秦将白起坑杀。
当地百姓痛恨赵括,特将八位义士的尸骨殓埋,并立碑为“八义墓”,后来八义士死的地方成为“八义村”,就是今天是上党区八义镇,入选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八义村的八义窑也很出名,宋金时期就开始出产“红绿彩”瓷器,把中国的瓷器制品从黑白时代带入了彩色世界,直到金国占领上党,八义窑的老瓷工们被迫南迁,才有了景德镇的辉煌。为怀念八位义士,八义村的村民每年清明节要抬着整猪(白条猪)和锡箔素馔,到碑前祭祀,千百年来,从未间断。
明朝永乐年间,当地有一个无赖叫张不元,外号叫“白眼狼”,好吃懒做、打街骂巷、撒赖放泼,成为村里的一大祸害。有一年清明节,他见老百姓准备好了白条猪要去祭祀八义士,竟然冒出了抢劫白猪的坏念头。他勾结恶霸杜费堂,拦路抢走了所有的白条猪,扬长而去,胡吃海喝。
眼看当年的清明节祭祀活动就要泡汤,大家都愁眉苦脸。一个一老叟提议道,猪肉被抢了,但这些猪骨和猪肚、肺、肠等内脏还在,我们何不把这些内脏制成汤食祭祀八位义士。乡邻们拨云见日,恍然大悟,于是就洗涤加工、熬汤做面,将各种内脏熬煮在一起,做成了汤食,端在义士碑前设堂摆供。这道汤被大家命名为“肚肺汤”,暗指将恶霸“杜费堂”献上供桌而已,同时,每个碗里放了一块猪油,代表着“白眼狼”,表达村民义愤之情。
不料这件事又让白眼狼告给了杜费堂,于是他们勾结官府要捉拿带头的老叟。老叟连夜跑到潞州城里躲了起来,以制售“肚肺汤”为生。因怕被恶霸们抓到报复,于是只有每天傍晚在街口现做现卖,喝者成群结队,赞不绝口,而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白猪头肉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早以前潞安府街有户孙姓人家,以作腊肉和卤肉为生。一日孙师傅正在家里拾掇猪头,将刚刚洗好的猪头下锅,还没来得及放调料,就进来几个衙门税吏催逼收税。由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孙师傅刚交过税,就与税吏发生了争执,结果孙师傅被铁索加身,拖到了衙门里,狠狠地挨了一顿板子。
等孙师傅拖着疼痛的双腿回到家中,发现猪头已被清水煮熟,连调味都没来得及下。眼看一个卤猪头就这样浪费了,气得孙师傅捞出猪头直接扔进了锅边的凉水桶中,就进屋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孙师傅发现泡了一夜的猪头,肉色洁白,肉质脆软,表皮起光发亮,香味扑鼻。于是将发白的猪头肉切成薄片,用蒜泥、醋等调料拌着吃,没想到清香可口,风味独特,别有一番滋味。就这样“白猪头肉”在长治地区流传了下来,成为潞州老城的独特小吃。
这些传说故事为肚肺汤、白猪头肉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无需去考证真伪,反抗无赖和税吏的情节,是这两道美食扎根民间的烟火气息的最美诠释。千百年来,潞州老城的居民喝着肚肺汤、品着猪头肉,无不在他人的讲述和教诲下,口口传承,重复着古老的历史传说故事,感受着浸润在美食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就像吃到粽子就会想起屈原,吃到油条就会想起炸秦桧,吃到砂锅煮豆腐就会想起煮白起一样,传统小吃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远超美食本身带给味觉的感受,不仅有助于美食本身的声名传播,更重要的是一段历史文化的传承,赋予了飘荡在街巷里的美食的香味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无私与无悔的人生
肚肺汤与白猪头肉是长治市潞州东街的传统美食,千百年来丰富了潞州老城和南来北往的食客们的味蕾,如今在东街乃至整个潞州城内,经营肚肺汤的摊贩、店面比比皆是,而历经岁月洗礼的东街甜水巷杨海生做的肚肺汤更加精益求精,他不仅对肚肺汤的制作颇具心得,能够针对四季气候特点制作出符合当季口味的老汤,使得肚肺汤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味,他能坚持反复揉洗、陈醋腌制,经过煮、晾、切丝等一系列工序,最大程度祛除异味、腥味,而保留了肚肺的醇厚香味。同时,杨海生对白猪头肉的制作过程不断进行工艺改良,坚持“大火煮、小火炖;白水煮、冷水冰”等原则,使煮出来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别具一番风味。
杨海生的父亲,曾经做过新民饭店的负责人,成名绝技就是肚肺汤。多年来,他凭借肚肺汤成为饭店的掌勺,为饭店赚来群众和口碑和效益。童年时代开始,杨海生闻着香气,品着美味,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成年后的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肚肺汤的制作。祖传至今的杨海生肚肺汤、白猪头肉,是他们几代人他精益求精、大胆探索,琢磨推敲的小吃,针对猪肉等食材的变化、自来水替代井水的变化,燃气替代煤炭的火的变化,杨海生苦心改良配方和炖煮的火候、调味的把握,终于使一碗肚肺汤走出长治,走出山西,成为声名远扬的特色小吃。
杨家肚肺汤原来在东大街店经营,后来迁移到甜水巷,每天都是顾客盈门、畅销不衰,成为东街烟火气息里一道靓丽的存在。早在1985年,就荣获长治市商业局传统名吃一等奖;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荣获长治市“一会一节”风味小吃展评一等奖;2001年经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考核鉴定,命名为“上党名吃”;2001年9月参加首届“汾酒杯”山西面食节小吃比赛,“肚肺汤”“白猪头肉”荣获“山西名吃”称号;2003年荣获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金奖”。2010年“杨家肚肺汤白猪头肉”制作技艺列入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荣登中央电视台,在“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目内向全国展示了制作技艺,2020年,入选长治首批“上党老字号”。这一连串闪光荣耀背后,是杨海生家族对传统小吃制作技艺的传承和精益求精的改良。
如今,杨海生的一双儿女也在父亲的影响下,熟练掌握了肚肺汤的制作技艺。杨海生曾经的三名学徒也相继出师,在潞州区不同地方开店经营小吃生意。杨海生没有把肚肺汤当做自家的私产,没有采取过度商业膨胀的“加盟店”模式,他坚信,一个地方极具特色的美食名吃属于这个地方的所有老百姓,也一定都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有人愿意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不仅有助于传统小吃的声名传播,更重要的是一段历史文化的传承。
“每晚喝碗肚肺汤,好似神仙过个年。”来到潞州东街,一定要驻足在甜水巷,吃一碗这个时代最地道的上党肚肺汤,一碗肚肺汤,会让你爱上这座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