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民俗非遗 > 正文

平遥农耕文化溯源

2023-10-19 00:00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平遥位于晋中盆地之腹,历史上晋阳湖曾漫无边际覆盖于此,随着地质结构的变化,晋阳湖不断枯涸乃至消失,先民开始在湖水退去的土地上生存并繁衍。聚落不断更迭,留下大量的印记。农耕,作为先民的生存手段相应而生,不断传承延续,形成了最古老的农耕文明。

话题缘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不少曾经一度辉煌的村落,尤其是农耕村落开始逐渐衰败,乃至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着眼处,残垣断壁,衰草连天。处处显得破败凋零,萧条冷落。一些传统的用具以及习俗逐渐地成为历史,慢慢地淡出现代人的视野。

传统村落以及农耕文化的衰落,不外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人们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观念在不断进步。比如建筑,从靠崖穴居到地面建屋,从茅茨不剪到青砖碧瓦,从平房到高楼大厦,从不贴瓷砖到瓷砖满面,外表越来越鲜亮,结构越来越完善,人们居住越来越舒适,因此,很自然地,一些传统民居就会逐渐破败乃至消失。二是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什么建筑也不是长久的,平遥城墙好,但是我们也是在不断地维修,它最终要成为历史。平遥城墙再过600多年、1000多年,又是什么样子?最终的结果仍然会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我们不可抗拒自然规律。三是上层建筑的推动,以佛教寺庙为例。东汉,白马驮经到了洛阳,洛阳有了白马寺,佛教开始传到中国,但佛教庙宇为什么有的没有保存下来?一般文物工作者都知道“三武一宗灭佛”,当时一些大型的庙宇该拆的拆,上层建筑的行政命令使得一些建筑遭到拆毁和改造。这样的大势是没有谁敢站出来抗拒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这些文物?实际上,这些灭也好建也好的过程,渗透了一代人的智慧,里面承载着许多文化积淀。就拿平遥城墙来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城墙?其实保护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为后代积累文化产品的过程,所以说,我们现在提乡村记忆也好,对农耕文化追本溯源也好,实际上我们追溯的是一种文化,追溯的是当时的一种价值观念,这也是对我们后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启示。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考量文化现象,每一种文化现象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不断运动更新的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但其与另外的各种文化现象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更大的系统。而每一种文化现象自身也是由无数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文化元素所组成,在流布中不断传承,不断演变,不断发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反言之,各种文化现象也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比如,我们说平遥文化,它也是多种文化现象相互作用,错综交织的综合体。如晋商文化、礼制文化、吏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现在分得更细,出现了诸如漆器文化、兵器文化、牛肉文化、醋文化、酒文化等,不胜枚举。那么,这些举不胜举的文化现象或者元素,总应该有个源头或者起始点。没有源那有流?所以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

那么,源究竟是什么?我始终认为,源就是农耕文化。

从社会发展史来分析,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的起源》中提到了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则是商业的产生。中国古代也有经典论述,所谓“《洪范》八政,食为政先”,即“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当官的始终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不管其内心是否这样想的,不管其执政是否是这样做的,但仅从字面理解,其认识是绝对正确的。

人不吃东西就得死,哪还有谈论什么文化之类的兴趣呢?食从何来?人最初就是凭着采集、耕种、狩猎来维持生命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讲,农耕文化就是本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体现于文字传播,也不仅仅体现于技艺传承,有诸多的物质遗存来印证这种朴素的农耕文化。

穿越时空

平遥人很喜欢讲这里就是尧最初的封地。尧的时候,也许这里就流行着一种叫击壤的游戏。击壤,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农村儿童中仍很流行。以石头去击石头。它还有码、扠等专门术语。不过在帝尧时期,游戏的人们或许是成年人。他们在耕地完休息时一边打瓦一边唱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女孩子们流行的游戏则是跳方。跳方一共有九个格,这个游戏同样也起源于传统的农耕文化。“方”是西周时期“井田制”的概念,一方是一井,一方九户,八家耕作,一方是九百亩地,分为九格,中间一格是八家共同耕作,叫“公田”,剩下的八家就在这八个格子里一家一百亩地种植,叫私田。跳方实际上就是井田制的遗留。看起来,游戏也有文化,游戏也有源头。这个源头仍然是农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些诗歌产生的年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历时五百余年。其中有许多诗歌反映了当时生产、生活与宗教等现实形态的内容。那么我们先穿越一把,回到三千年前的豳这个地方去看看,感受先民的生活图景。豳就是现在的陕西彬县一带。周的时候叫豳,唐宪宗就改为邠州了。

《豳风》之《七月》篇:

七月流火,(天象)九月授衣。一之日(夏历十一月)觱发,二之日栗烈。(物候)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农事)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译文】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官家分寒衣。冬月北风吼不歇,腊月寒气更凛冽。粗衣短褐没一件,怎样度过这残年?正月赶着修农具,二月插足把田犁。老婆孩子一同走,送酒送饭到南亩,酒饭田官来享受。

这是一幅极其和谐的农耕画面。先民开始了一年的生活,在农田,有老幼妇孺,而且是一出勤两送饭。还有专门指导与督促农耕的官员,看到农民勤耕耘,肯定会喜笑颜开的。这些场面,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农村还是会经常遇到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译文】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官家分寒衣。春天太阳红艳艳,黄莺声声啭得圆。姑娘深筐提在手,顺着墙边小路走,采桑先把嫩枝扭。春天日子渐渐长,采摘白蒿众人忙。采蒿姑娘心悲伤,恐被公子往家抢。

前段说男耕,此段说蚕桑。有采桑的农具筐,有采桑女的活动。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原野,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位或者一群天真无邪的美丽采桑女,那时多么美妙啊!

七月流火,九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译文】七月火星流向西,八月芦苇收获齐。养蚕月季修桑树,双手举起那大斧。砍掉桑树长条枝,攀着嫩枝摘叶儿。七月伯劳叫叽叽,八月丝成把麻绩。染色有黑又有黄,我染朱红更漂亮,拿给公子做衣裳。

柄孔椭圆谓之斧,柄孔方形谓之斨。做工织丝,有气候变化、杜鹃鸟鸣等。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豜于公。

【译文】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蝉儿叫不止。八月去把早稻割,十月风吹树叶落。冬月打貉上山坳,要把狐狸来捉到,取皮去做公子袄。腊月大家聚一起,继续打猎练武艺。打得小猪自要它,三岁大猪献官家。

前面依旧是农户所观察的物候变化。这一部分主要说狩猎。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猎夫的卑微地位,自己辛苦打的大部分猎物要献给贵族。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译文】五月蝗虫鼓翅膀,六月展翅纺织娘。七月蟋蟀在野地,八月跳到屋檐底。九月又在门口跃,十月钻入我床角。烟熏鼠穴堵窟窿,封闭北窗糊门缝。我的老婆孩子啊!新年将到旧年完,快搬进屋避风寒。

此段以蟋蟀方位变化说物候节令变化,并用蟋蟀、老鼠遍地来说明奴隶的生活环境恶劣,眼看寒冬来临,却无能为力。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译文】六月吃李和葡萄,七月煮豆和葵苗。八月打下树上枣,十月收获田里稻,酿成春酒香又清,老人喝了添精神。七月吃的瓜和菜,八月又把葫芦采。九月拣起麻子来,挖些苦菜打些柴,农夫才能把锅开。

郁与薁,都是野生的果实。葵是一种种植的蔬菜,菽是豆子。壶是瓠子。荼是苦菜,樗是臭椿树。这些食物都开始收获,可以看到当时物种已经不断增加。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译文】九月筑好晒谷场,十月晒干收进仓。早稻晚稻高粱米,禾麻豆麦都收起。庄稼人啊真可怜,地里活儿刚刚完,又给公爷修大院。白天你得去割草,夜里草绳要搓好。赶紧上房盖好屋,春一开始种百谷。

先种后熟曰重,后种先熟曰穋。古人受田五亩为宅,二亩半为庐,在田,春夏居住;二亩半为宅,在邑,秋冬居住。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腊月打冰响当当,正月运去冰室藏。二月取冰祭祀忙,祭祀要献韭和羊。九月寒露结为霜,十月打扫晒谷场。捧了自酿两杯酒,宰杀一只小羔羊,大家一起上公堂,双手捧起牛角觥,齐祝公爷寿无疆!

有乡饮礼,有祭祀活动,甚至有保存食物的土冰箱。当然还有许多农事活动。仅此篇而言,它就包含了古代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七月》至少包括了这样几项传统活动:耕南亩、采桑叶、伐远扬、载绩载裳、采集果实、酿酒、田猎、筑圃纳稼、整修房屋、凿冰纳阴、祭祀、乡饮等。这些场景都是农耕社会以及农耕文明的真实写照。《诗经》中此类的诗很多,还有《芣苢》《采》《黍离》等篇目。

这些诗句,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先民耕织、狩猎、祭祀的社会画卷。现在我们再次穿越时空,回到平遥。

农耕遗存

既然平遥历史上有“务稼穑,事织纺,但风气刚劲,颇难治”(万历《山西通志》),“土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商贾,健讼尚侈”(万历《汾州府志》)的风尚,明显可以看到至少明万历前平遥还是以耕为主的。

下面,我就我所了解的或见到的平遥农耕文化中物质遗存方面的事项做一简要归类。

农具器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社会属性是他的本质属性。关于人的社会属性,现在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使用工具,另一种是制造工具。无论使用工具还是制造工具,就是要达到通过这些工具从事采集、狩猎等获取必需生产资料的目的。

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郭休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我在平遥县北依涧村东南地名叫“古北”的地段发现一块有明显人为磨制的扁平的石器残件。据说平遥县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发现于朱坑的春秋时的铁犁铧。这很了不得。铁器作为农具出现并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汉初,出现了三人二牛犁地的农耕活动,前面两人一人拉一牛,后面一人扶犁;西汉末,出现了二牛一人犁地办法,即前面二牛拉犁,后面一人扶犁,以后出现一牛一犁的耕种法,逐步地解放生产力。这些犁地的内容除了文献有记载,汉代墓葬壁画、画像砖中也有描绘。有些墓葬也有随葬的农具、粮食种子或者陶制谷仓等实物。这些都是农耕文化最直接的见证。

在农村,我们现在仍然可以随时发现一些石臼、石磨、石碾、碌碡、木犁、耧、钗、耙、锄、连枷、扇车、独轮木车、簸箕等老旧物件,它们无不与农业生产有关。清代民国的都有,已经作为破烂无用之物大都散落在草堆中、破旧的房屋中。正是这些破烂东西,可以印证农耕文化的历史轨迹。

民居院落

平遥丘陵一带保存了不少清代以来的民居。我们发现,官也罢,商也罢,在建筑住宅的时候除了用材用工更贵重更繁缛外,几乎毫不例外地都建有打场这种附属设施。有的另起院落,有的外院为打场,内为住宅,有的打场设在偏院。

最常见的是一个比较大的砖券大门进去便是打场,然后才是砖雕门楼二进门进入内宅。打场院内有长工房、磨盘、石碾、马厩、牛棚等设施,甚至一些门匾上直接题“耕读传家”。一些砖雕、石雕除了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外,有不少渔樵耕读的图案。这也可以看出农耕文化是渗到骨子里的一种文化。

农耕遗址

万历《山西通志》之《山川》有“源祠水,在平遥东南十五里。平地涌出,灌溉民田百顷”“卤涧水,在平遥县东南二十里,源出朱坑,经流县东,定为二十四地灌溉民田”等。灌溉民田即农事活动。当时一定会有相应的水利设施,比如渠、池之类。这些都应该是农耕生产的遗址。还有散落在山区的一些已经久无人住的村落、堤堰残迹犹存。尽管这些遗址不像平遥古城墙、日升昌票号那么显赫。

庙宇碑刻

无庙不成村,基本上所有的村落或大或小都有庙宇建筑。其中不少与农耕生产有关系。

先说县祀。万历《山西通志》有记载的:1.王凌庙,在平遥东五十里麓台山(润济侯庙)。2.灌婴庙,在平遥县东三十里北涧村(利润侯庙)。3.源神庙,在平遥县南十五里,元泰定三年(1326)建,国朝洪武间修,有司岁祀。(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有旧春秋上己日祭,嘉靖废,万历四十五年复祀,用羊一。)4.社稷坛,仲春秋上戊日祀。5.八腊庙,《平遥县志》载,万历四十八年(1620)因废寺改建莺鹅巷路北。每岁春秋,牲帛致祭,崇祯移清虚观后,久不祭,康熙四十五年(1706)复祀。(八腊,按《礼记》郑注,八腊里有先啬神农、百种谷神、昆虫等)。6.超山应润侯庙。文献有记载的就有宋宣和年县令余彦和祈雨,金大定十二年(1172)县令兰嗣吉祈雨,大定二十五年(1185)县丞寇伯祥祈雨,元大统年县令梁天翔祈雨,元大德四年(1300)完颜大帖木儿祈雨的记载。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这些庙宇举行祭祀活动,很多是与农事有关的。有些庙宇现在尚存。

民间祭祀更是与农业有直接的关系。此类遗迹常见的有麓台庙、狐偃(爷)庙、龙王庙、虸蚄庙等。桑冀村甚至在1919年时还有神农后稷庙,朱坑有鲁神娘娘庙等。

有关农业生产的碑文主要有:1.新庄村三圣庙清同治元年《水俸碑记》。2.庞庄普恩寺毗卢殿墙民国六年(1917)七月十八日鲁涧河执约碑记。3.曹壁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水池碑记。4.白城大明隆庆二年(1568)十月十五日所立的《融亭许公碑记》。5.沿村堡《麓台河历代以来争讼断结碑志》。6.钦贤慈云寺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河碑志》。7.西大闫西庙旧址道光年间分水碑。

所有的传统农耕器具,与农耕有关的遗址、碑文是平遥农耕文化传播的实质性内容,也是平遥农耕文化发展的脉络。

保护传承

我认为,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村落说到底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1.全面性。保护完整的农耕文化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如民居宅院、民间庙宇、农耕设施、自然环境等元素组成。

2.延续性。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脉络。村落居民在农耕生产、生活习性方面至少还有传统农耕文化的痕迹。

3.原真性。对于现有的遗存实行分级保护,尽量地维护本来的面貌。有的不毁,无的不造。

4.适度性。过度的商业开发会使得一些比较好的传统村落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价值。

5.多样性。汾河区有汾河区的特色,丘陵区有丘陵区的特色,山区有山区的特色。倘若千村一面,那么平遥最终就剩下一座孤零零的、与周边环境隔绝了的所谓世界遗产古城了。

【编辑:史偌霖】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平遥农耕文化溯源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
2024-1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家政领域产教融合企业,鼓励各地吸引养老、托育、物业、酒店等相关领域大型企业进入家政行业跨界经营。 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是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升家政服务...
2024-11-15
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4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长牙带电”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云岭大地耕地保护红线。 《意见》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
2024-11-13
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参观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成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2024-11-23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项目、500多个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进行展演展示。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优...
2024-11-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总结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4-11-22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几十位村民正在芍药田里忙碌。 “芍药浑身都是宝,芍药花期已过,眼下又到了挖芍药根的时节。挖出来的芍药根一部分分株出新苗用于栽种,一部分整理出根块用于售卖中药材。”农户彭克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示范园可收获芍药种苗18万余株、...
2024-11-22
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蛟鱼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伴随着蜜蜂“嗡嗡”的振翅声,蜂农们开始了一天的取蜜工作。 “今天我们要抓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几十桶蜂蜜取完。”一大早,蜂农胡宜杰就进山了。他戴上手套,拿起采蜜工具,小心翼翼地取出蜂巢。抖蜂、...
2024-11-19
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和美
陵川县丈河村一景。山西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摄 日前,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运城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路径,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
2024-11-15
给全球做泳装,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
在辽东湾畔的辽西走廊中部,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少有人知的是,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这里。兴城,一个给全地球人做泳装的小城;一个把“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的“泳装之都”。 兴城泳装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那些前来海滨度假的各地游客,把五彩斑斓的泳装产业带到...
2024-11-21
又是一年柿子红。 11月9日,在渭南市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一盏盏“红灯笼”模样喜人。 剪把、打花、削皮、吊挂……经过好几道工序后,一串串富平尖柿被送进晾晒棚里酝酿甜蜜,丰收的喜悦伴着柿子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 “富平柿子如今可不愁卖!”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笑...
2024-11-20
广西忻城县坐落在碧波荡漾的红水河畔。这个山水环绕的县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糯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忻城糯玉米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目前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粤桂协作...
2024-11-20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
2024-11-22
近期,以“新质赋能·数智领航”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大会由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杰出代表45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饲料...
2024-11-22
11月15日,第四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千阳县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千阳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振兴奶羊种业,支撑羊奶健康中国”,旨在探讨奶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奶羊种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吸引了...
2024-11-22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 (一)做好棚室准备 1.加固温室。入冬前后,加强日光温室骨架、墙...
2024-11-15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2024-11-12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2024-10-9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不断产生吸引公众的新内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文旅部门也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正将网络文学IP优势融入到本地旅游场景中,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2024-11-22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
2024-11-22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的晋南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在约5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该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 物阜民丰 都城气象 民以食为天。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
2024-11-22
国家卫健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这两年5岁...
2024-11-22
年末岁尾,经营活动、庆典活动较多,加之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高级指挥长王玮22日表示,消防救援部门一手抓“防”,一手抓“消”,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王玮在当日举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
2024-11-22
广州市22日发布通知,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当日联合发布的通知,取消该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通知,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穗...
2024-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站。白雾村村容古朴,风景如画。近年来,会泽县深度挖掘白雾村马帮文化、铜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石榴文化节、铜运古道等特色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会泽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白雾村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国庆期间,白雾村接...
2024-11-22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
2024-11-21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莱阳的秋月梨又爆单了。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秋月梨的货车飞驰在莱阳市谭格庄镇上,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谭秋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地客商懂行,买秋月梨首选咱莱阳谭格庄的‘谭秋月’。”谭格庄镇西赵家庄村...
2024-11-21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2024-11-22
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哪些变化需警惕?
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 它是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 以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 号召全世界人民给予儿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儿童更多关注 今年的主题是: 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 今年世界儿童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2024-11-22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2024-11-22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