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民俗非遗 > 正文

平遥农耕文化溯源

2023-10-19 00:00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平遥位于晋中盆地之腹,历史上晋阳湖曾漫无边际覆盖于此,随着地质结构的变化,晋阳湖不断枯涸乃至消失,先民开始在湖水退去的土地上生存并繁衍。聚落不断更迭,留下大量的印记。农耕,作为先民的生存手段相应而生,不断传承延续,形成了最古老的农耕文明。

话题缘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不少曾经一度辉煌的村落,尤其是农耕村落开始逐渐衰败,乃至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着眼处,残垣断壁,衰草连天。处处显得破败凋零,萧条冷落。一些传统的用具以及习俗逐渐地成为历史,慢慢地淡出现代人的视野。

传统村落以及农耕文化的衰落,不外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人们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观念在不断进步。比如建筑,从靠崖穴居到地面建屋,从茅茨不剪到青砖碧瓦,从平房到高楼大厦,从不贴瓷砖到瓷砖满面,外表越来越鲜亮,结构越来越完善,人们居住越来越舒适,因此,很自然地,一些传统民居就会逐渐破败乃至消失。二是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什么建筑也不是长久的,平遥城墙好,但是我们也是在不断地维修,它最终要成为历史。平遥城墙再过600多年、1000多年,又是什么样子?最终的结果仍然会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我们不可抗拒自然规律。三是上层建筑的推动,以佛教寺庙为例。东汉,白马驮经到了洛阳,洛阳有了白马寺,佛教开始传到中国,但佛教庙宇为什么有的没有保存下来?一般文物工作者都知道“三武一宗灭佛”,当时一些大型的庙宇该拆的拆,上层建筑的行政命令使得一些建筑遭到拆毁和改造。这样的大势是没有谁敢站出来抗拒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这些文物?实际上,这些灭也好建也好的过程,渗透了一代人的智慧,里面承载着许多文化积淀。就拿平遥城墙来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城墙?其实保护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为后代积累文化产品的过程,所以说,我们现在提乡村记忆也好,对农耕文化追本溯源也好,实际上我们追溯的是一种文化,追溯的是当时的一种价值观念,这也是对我们后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启示。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考量文化现象,每一种文化现象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不断运动更新的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但其与另外的各种文化现象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更大的系统。而每一种文化现象自身也是由无数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文化元素所组成,在流布中不断传承,不断演变,不断发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反言之,各种文化现象也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比如,我们说平遥文化,它也是多种文化现象相互作用,错综交织的综合体。如晋商文化、礼制文化、吏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现在分得更细,出现了诸如漆器文化、兵器文化、牛肉文化、醋文化、酒文化等,不胜枚举。那么,这些举不胜举的文化现象或者元素,总应该有个源头或者起始点。没有源那有流?所以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

那么,源究竟是什么?我始终认为,源就是农耕文化。

从社会发展史来分析,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的起源》中提到了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则是商业的产生。中国古代也有经典论述,所谓“《洪范》八政,食为政先”,即“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当官的始终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不管其内心是否这样想的,不管其执政是否是这样做的,但仅从字面理解,其认识是绝对正确的。

人不吃东西就得死,哪还有谈论什么文化之类的兴趣呢?食从何来?人最初就是凭着采集、耕种、狩猎来维持生命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讲,农耕文化就是本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体现于文字传播,也不仅仅体现于技艺传承,有诸多的物质遗存来印证这种朴素的农耕文化。

穿越时空

平遥人很喜欢讲这里就是尧最初的封地。尧的时候,也许这里就流行着一种叫击壤的游戏。击壤,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农村儿童中仍很流行。以石头去击石头。它还有码、扠等专门术语。不过在帝尧时期,游戏的人们或许是成年人。他们在耕地完休息时一边打瓦一边唱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女孩子们流行的游戏则是跳方。跳方一共有九个格,这个游戏同样也起源于传统的农耕文化。“方”是西周时期“井田制”的概念,一方是一井,一方九户,八家耕作,一方是九百亩地,分为九格,中间一格是八家共同耕作,叫“公田”,剩下的八家就在这八个格子里一家一百亩地种植,叫私田。跳方实际上就是井田制的遗留。看起来,游戏也有文化,游戏也有源头。这个源头仍然是农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些诗歌产生的年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历时五百余年。其中有许多诗歌反映了当时生产、生活与宗教等现实形态的内容。那么我们先穿越一把,回到三千年前的豳这个地方去看看,感受先民的生活图景。豳就是现在的陕西彬县一带。周的时候叫豳,唐宪宗就改为邠州了。

《豳风》之《七月》篇:

七月流火,(天象)九月授衣。一之日(夏历十一月)觱发,二之日栗烈。(物候)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农事)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译文】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官家分寒衣。冬月北风吼不歇,腊月寒气更凛冽。粗衣短褐没一件,怎样度过这残年?正月赶着修农具,二月插足把田犁。老婆孩子一同走,送酒送饭到南亩,酒饭田官来享受。

这是一幅极其和谐的农耕画面。先民开始了一年的生活,在农田,有老幼妇孺,而且是一出勤两送饭。还有专门指导与督促农耕的官员,看到农民勤耕耘,肯定会喜笑颜开的。这些场面,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农村还是会经常遇到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译文】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官家分寒衣。春天太阳红艳艳,黄莺声声啭得圆。姑娘深筐提在手,顺着墙边小路走,采桑先把嫩枝扭。春天日子渐渐长,采摘白蒿众人忙。采蒿姑娘心悲伤,恐被公子往家抢。

前段说男耕,此段说蚕桑。有采桑的农具筐,有采桑女的活动。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原野,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位或者一群天真无邪的美丽采桑女,那时多么美妙啊!

七月流火,九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译文】七月火星流向西,八月芦苇收获齐。养蚕月季修桑树,双手举起那大斧。砍掉桑树长条枝,攀着嫩枝摘叶儿。七月伯劳叫叽叽,八月丝成把麻绩。染色有黑又有黄,我染朱红更漂亮,拿给公子做衣裳。

柄孔椭圆谓之斧,柄孔方形谓之斨。做工织丝,有气候变化、杜鹃鸟鸣等。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豜于公。

【译文】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蝉儿叫不止。八月去把早稻割,十月风吹树叶落。冬月打貉上山坳,要把狐狸来捉到,取皮去做公子袄。腊月大家聚一起,继续打猎练武艺。打得小猪自要它,三岁大猪献官家。

前面依旧是农户所观察的物候变化。这一部分主要说狩猎。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猎夫的卑微地位,自己辛苦打的大部分猎物要献给贵族。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译文】五月蝗虫鼓翅膀,六月展翅纺织娘。七月蟋蟀在野地,八月跳到屋檐底。九月又在门口跃,十月钻入我床角。烟熏鼠穴堵窟窿,封闭北窗糊门缝。我的老婆孩子啊!新年将到旧年完,快搬进屋避风寒。

此段以蟋蟀方位变化说物候节令变化,并用蟋蟀、老鼠遍地来说明奴隶的生活环境恶劣,眼看寒冬来临,却无能为力。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译文】六月吃李和葡萄,七月煮豆和葵苗。八月打下树上枣,十月收获田里稻,酿成春酒香又清,老人喝了添精神。七月吃的瓜和菜,八月又把葫芦采。九月拣起麻子来,挖些苦菜打些柴,农夫才能把锅开。

郁与薁,都是野生的果实。葵是一种种植的蔬菜,菽是豆子。壶是瓠子。荼是苦菜,樗是臭椿树。这些食物都开始收获,可以看到当时物种已经不断增加。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译文】九月筑好晒谷场,十月晒干收进仓。早稻晚稻高粱米,禾麻豆麦都收起。庄稼人啊真可怜,地里活儿刚刚完,又给公爷修大院。白天你得去割草,夜里草绳要搓好。赶紧上房盖好屋,春一开始种百谷。

先种后熟曰重,后种先熟曰穋。古人受田五亩为宅,二亩半为庐,在田,春夏居住;二亩半为宅,在邑,秋冬居住。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腊月打冰响当当,正月运去冰室藏。二月取冰祭祀忙,祭祀要献韭和羊。九月寒露结为霜,十月打扫晒谷场。捧了自酿两杯酒,宰杀一只小羔羊,大家一起上公堂,双手捧起牛角觥,齐祝公爷寿无疆!

有乡饮礼,有祭祀活动,甚至有保存食物的土冰箱。当然还有许多农事活动。仅此篇而言,它就包含了古代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七月》至少包括了这样几项传统活动:耕南亩、采桑叶、伐远扬、载绩载裳、采集果实、酿酒、田猎、筑圃纳稼、整修房屋、凿冰纳阴、祭祀、乡饮等。这些场景都是农耕社会以及农耕文明的真实写照。《诗经》中此类的诗很多,还有《芣苢》《采》《黍离》等篇目。

这些诗句,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先民耕织、狩猎、祭祀的社会画卷。现在我们再次穿越时空,回到平遥。

农耕遗存

既然平遥历史上有“务稼穑,事织纺,但风气刚劲,颇难治”(万历《山西通志》),“土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商贾,健讼尚侈”(万历《汾州府志》)的风尚,明显可以看到至少明万历前平遥还是以耕为主的。

下面,我就我所了解的或见到的平遥农耕文化中物质遗存方面的事项做一简要归类。

农具器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社会属性是他的本质属性。关于人的社会属性,现在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使用工具,另一种是制造工具。无论使用工具还是制造工具,就是要达到通过这些工具从事采集、狩猎等获取必需生产资料的目的。

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郭休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我在平遥县北依涧村东南地名叫“古北”的地段发现一块有明显人为磨制的扁平的石器残件。据说平遥县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发现于朱坑的春秋时的铁犁铧。这很了不得。铁器作为农具出现并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汉初,出现了三人二牛犁地的农耕活动,前面两人一人拉一牛,后面一人扶犁;西汉末,出现了二牛一人犁地办法,即前面二牛拉犁,后面一人扶犁,以后出现一牛一犁的耕种法,逐步地解放生产力。这些犁地的内容除了文献有记载,汉代墓葬壁画、画像砖中也有描绘。有些墓葬也有随葬的农具、粮食种子或者陶制谷仓等实物。这些都是农耕文化最直接的见证。

在农村,我们现在仍然可以随时发现一些石臼、石磨、石碾、碌碡、木犁、耧、钗、耙、锄、连枷、扇车、独轮木车、簸箕等老旧物件,它们无不与农业生产有关。清代民国的都有,已经作为破烂无用之物大都散落在草堆中、破旧的房屋中。正是这些破烂东西,可以印证农耕文化的历史轨迹。

民居院落

平遥丘陵一带保存了不少清代以来的民居。我们发现,官也罢,商也罢,在建筑住宅的时候除了用材用工更贵重更繁缛外,几乎毫不例外地都建有打场这种附属设施。有的另起院落,有的外院为打场,内为住宅,有的打场设在偏院。

最常见的是一个比较大的砖券大门进去便是打场,然后才是砖雕门楼二进门进入内宅。打场院内有长工房、磨盘、石碾、马厩、牛棚等设施,甚至一些门匾上直接题“耕读传家”。一些砖雕、石雕除了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外,有不少渔樵耕读的图案。这也可以看出农耕文化是渗到骨子里的一种文化。

农耕遗址

万历《山西通志》之《山川》有“源祠水,在平遥东南十五里。平地涌出,灌溉民田百顷”“卤涧水,在平遥县东南二十里,源出朱坑,经流县东,定为二十四地灌溉民田”等。灌溉民田即农事活动。当时一定会有相应的水利设施,比如渠、池之类。这些都应该是农耕生产的遗址。还有散落在山区的一些已经久无人住的村落、堤堰残迹犹存。尽管这些遗址不像平遥古城墙、日升昌票号那么显赫。

庙宇碑刻

无庙不成村,基本上所有的村落或大或小都有庙宇建筑。其中不少与农耕生产有关系。

先说县祀。万历《山西通志》有记载的:1.王凌庙,在平遥东五十里麓台山(润济侯庙)。2.灌婴庙,在平遥县东三十里北涧村(利润侯庙)。3.源神庙,在平遥县南十五里,元泰定三年(1326)建,国朝洪武间修,有司岁祀。(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有旧春秋上己日祭,嘉靖废,万历四十五年复祀,用羊一。)4.社稷坛,仲春秋上戊日祀。5.八腊庙,《平遥县志》载,万历四十八年(1620)因废寺改建莺鹅巷路北。每岁春秋,牲帛致祭,崇祯移清虚观后,久不祭,康熙四十五年(1706)复祀。(八腊,按《礼记》郑注,八腊里有先啬神农、百种谷神、昆虫等)。6.超山应润侯庙。文献有记载的就有宋宣和年县令余彦和祈雨,金大定十二年(1172)县令兰嗣吉祈雨,大定二十五年(1185)县丞寇伯祥祈雨,元大统年县令梁天翔祈雨,元大德四年(1300)完颜大帖木儿祈雨的记载。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这些庙宇举行祭祀活动,很多是与农事有关的。有些庙宇现在尚存。

民间祭祀更是与农业有直接的关系。此类遗迹常见的有麓台庙、狐偃(爷)庙、龙王庙、虸蚄庙等。桑冀村甚至在1919年时还有神农后稷庙,朱坑有鲁神娘娘庙等。

有关农业生产的碑文主要有:1.新庄村三圣庙清同治元年《水俸碑记》。2.庞庄普恩寺毗卢殿墙民国六年(1917)七月十八日鲁涧河执约碑记。3.曹壁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水池碑记。4.白城大明隆庆二年(1568)十月十五日所立的《融亭许公碑记》。5.沿村堡《麓台河历代以来争讼断结碑志》。6.钦贤慈云寺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河碑志》。7.西大闫西庙旧址道光年间分水碑。

所有的传统农耕器具,与农耕有关的遗址、碑文是平遥农耕文化传播的实质性内容,也是平遥农耕文化发展的脉络。

保护传承

我认为,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村落说到底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1.全面性。保护完整的农耕文化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如民居宅院、民间庙宇、农耕设施、自然环境等元素组成。

2.延续性。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脉络。村落居民在农耕生产、生活习性方面至少还有传统农耕文化的痕迹。

3.原真性。对于现有的遗存实行分级保护,尽量地维护本来的面貌。有的不毁,无的不造。

4.适度性。过度的商业开发会使得一些比较好的传统村落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价值。

5.多样性。汾河区有汾河区的特色,丘陵区有丘陵区的特色,山区有山区的特色。倘若千村一面,那么平遥最终就剩下一座孤零零的、与周边环境隔绝了的所谓世界遗产古城了。

【编辑:史偌霖】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平遥农耕文化溯源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为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
2025-4-1
“好房子”是民之所盼。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年底前要基本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农房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到2035年大幅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充分彰显“鲁派民居”新范式。 “近年来,我省坚...
2025-3-23
为进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 (一)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农业农村部...
2025-3-21
4月1日12时,我国黄河宁夏段以下水域进入为期四个月的休禁渔期。当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办“中国渔政亮剑2025”黄河休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 两部门强调,实行黄河休禁渔制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沿黄各级渔...
2025-4-2
为充分发挥农业执法对“三农”中心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 《通知》强调,各地要聚焦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畜...
2025-4-2
3月28日下午,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召开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单产提升农技行活动启动视频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处室负责人解读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相关工作部署,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稳粮保供的关键举措,要坚决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以及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
2025-4-1
酸辣脆爽的糟辣椒,根植于贵州不断变迁充盈的饮食历史土壤中,让贵州菜拥有独一无二的味觉标识,而以“酸辣”味道衔接起的优种培育、工艺改良、品牌传播,或许是贵州辣椒产业实现特色突围的蜕变走向。 在近三十年的饮食变迁中,辣味的流行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个突出现象。暨南大学教师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一...
2025-4-2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技术新、装备强,科技范儿十足,不断迭代升级的现代农业机械,既是春耕生产的装备保障,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
2025-4-2
黄河河水奔涌,带着春的气息滚滚而来。毗邻黄河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双河镇大羊场村,迎来了繁忙的春耕季。 “今年的‘包地款’可算是有着落了,真是个好消息。”“永胜,快看看我准备的贷款材料行不行?”“我申请的贷款批下来没,咋往出转呢?”……3月20日一大早,...
2025-3-29
从3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将从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更放心、更满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在就近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和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
2025-4-2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
2025-4-2
山西千年古城,何以靠“吹玻璃”走向世界
在山西千年古城祁县,人工吹制玻璃器皿是一门传统工艺。当年,晋商开辟“万里茶道”到国外经商,返乡时把这门古老技艺带回祁县。 几个世纪后,祁县24.9万人口中有3万人从事相关工作,生产了全国60%以上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产品出口到欧美、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以来,全县自营出口玻璃器皿企业增加了...
2025-3-28
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管净化种业市场有关部署安排,引导广大养殖场户科学选购优质牛冷冻精液,近日全国畜牧总站首次发布全国存栏采精种公牛名单。广大养殖场户可登录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http://202.127.42.145/bigdataNew/)、全国畜牧总站官网(http://www.nahs.org.cn)等进行查询,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2025-3-27
近期,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部分公园、湿地等自然环境中北归候鸟的种类和密度将逐渐升高,居民在郊游、踏青等户外活动时与野生鸟类或其栖息环境接触的机会也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禽流感感染,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提示您以下几方面: 01 避免近距离接触禽类和其他野生动物。不接触活禽或受到禽类排泄物污染的区域,不近距离接...
2025-3-25
近日,湖北省集体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启动运行。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实现林权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的集体林权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不动产单元号与林权管理合同编号为双核心标识符,创新性地实现权属数据动态管理。通过与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实时数据交互,系统能够自动同步林权变更信息,确保权属数据的准确性与...
2025-3-19
当前,春玉米区陆续进入春耕备播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3—4月份玉米主产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利于适期适墒播种和一播全苗;西南地区东南部、新疆西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局部地区面临晚播春旱等风险。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玉米生产特...
2025-3-29
小麦生育期长,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水肥需求不同,科学精准水肥供给是满足小麦绿色高产的关键。水肥一体化技术,向根区土壤适时适量、集中高效供应水分养分,及时满足作物需求,是构建小麦合理群体,实现水肥精准调控、省时省工增产增效的关键举措。 一、适宜区域及效果 适宜有水源及补充灌溉水源的小麦产区。宜采用浅埋滴灌...
2025-3-27
随着气温回暖,各茶区陆续进入春茶生产旺季。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加强春季茶园田管,有序推进春茶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制定春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抓好春茶生产准备和灾害防御 (一)清洁田园。在春茶开采前,...
2025-3-19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无论从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和产业效益,微短剧都不再是简单新兴的娱乐产品。 随着监管深化,平台持续治理,行业自身纠偏,一路“狂飙”的微短剧在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历经了从内至外的显著变化。 微短剧,不止“爽”剧 一...
2025-3-18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发(刘洋 摄) 26日晚正式闭园的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68天运营期内累计接待游客356万人次,较上一届的271万人次增长31.4%,创历史新高。 “再和火炬合个影!”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90后”哈尔滨市民何东哲和朋友来到20...
2025-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之城 非遗之家”冰雪非遗秀——非遗+旅游资源展示与对接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非遗资源展示与项目对接展开。 活动当天特别设置“非遗+旅游”交流洽谈会,北京面人郎、木版水印技艺等多...
2025-2-27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美甲店门口,消费者林悦(化名)向记者展示了她长达27页的维权记录。一年前被“首次消费五折”促销吸引,她充值3000元办理会员卡,如今却遭遇“老板易主的尴尬”。 新接手的商家要求她再充值等额费用“激活”卡内余额,否则将清零处理。更让林悦无奈的是,新经营者矢口否认...
2025-3-18
记者1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面回升向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较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消费电子市场全面回暖,拉动我国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彩...
2025-3-18
记者17日从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将于4月14日至15日在香港举行。峰会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以及3场分论坛,为亚太地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据...
2025-3-18
在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八十年代,部队大院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圣地。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段青春的记忆,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无法磨灭的骄傲。每当夜深人静,或是战友相聚的时刻,那些关于部队大院的故事,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每当战友聚会的号角吹响,...
2025-3-31
3月18日,山西中老年退役军人羽毛球俱乐部与孝义市羽毛球协会,在孝义市利健羽毛球馆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 赛场上,退役军人们身姿矫健,每一次挥拍都透露出军人特有的刚毅与坚韧。他们凭借在军营中锤炼出的体能与技巧,一次次将球击入对方难以触及的角落,展现出退役不褪色的军人风采。而孝义市的羽毛球爱好...
2025-3-21
在西安交通大学卸任的第二天,王树国校长便以零薪酬姿态投身福耀科技大学的建设,这位在教育战线奋斗四十载的老兵,用"国家需要就是最高使命"的抉择,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竖起了一座精神灯塔。当我们品读这份"0工资再就业"的人生答卷时,不仅触摸到了中国知识分子最纯粹的精神内核,更看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演绎。 ...
2025-3-18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撒娇、没有分享欲、一点都不可爱的人,不管是谈恋爱还是交朋友,我好像很少有任性的时候。直到和AI聊天,我才发现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分享欲……”2024年12月的一天,与AI聊天后,李云舒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心情。2024年9月,正在备战司法考试的李云舒,被巨大的...
2025-3-18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诊室里,医生的鼠标被7岁男孩反复点击,发出清脆的响声。心理医生刘文文注视着男孩的一举一动,身后的李老师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等待着医生来解答——这个学校里的“皮孩子”究竟怎么了? 教育工作者跨出校门,踏入医院;医生诊疗完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场教学。去年10月23日至11...
2025-3-18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孩子重建心理健康堤坝。但如今,部分心理机构暴露出资质良莠不齐、疗法缺乏规范、收费悬殊等问题。对此,家长该如何辨别? 机构良莠不齐 家长反馈不一 近日,记者来到济南槐荫区一家连锁家庭教育心理机构。大厅内,墙上悬挂的“先进单位”“家庭教育实践基地...
2025-3-18
3/31 红墙内外:部队大院的岁月与信仰
在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八十年代,部队大院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圣地... [详细]
3/21 山西退役军人羽毛球俱乐部与孝义市羽协联谊赛侧记
3月18日,山西中老年退役军人羽毛球俱乐部与孝义市羽毛球协会,... [详细]
3/18 从王树国"0工资再就业"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海拔
在西安交通大学卸任的第二天,王树国校长便以零薪酬姿态投身福耀... [详细]
2/27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时下正值咖啡黄金产季,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的云南... [详细]
2/27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春耕备耕时节,在山西省永济市黄河滩的麦田里,农户开始铺设滴灌... [详细]
2/27 我国力争到2030年新增再生稻面积1000万亩左右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促进再生稻发展重... [详细]
2/24 畅谈“乡村振兴”
乡村作为国家的重要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 [详细]
2/24 乡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详细]
2/24 针线间绘未来梦,布艺中藏时代情——记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高平绣活
针线间绘未来梦,布艺中藏时代情——记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高平绣活
高平刺绣的历史,仿佛可以追溯到那一片片沃土上最初的播种。它在... [详细]
2/19 伞舞翩跹,黄土情深——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伞头秧歌
在吕梁山脉的怀抱中,临县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厚重的历史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