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三治融合”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发展进路

2023-10-19 00:00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在“三治融合”背景下,法治是乡村治理的保障,是“三治”的中坚力量,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议题。针对乡村治理目前面临的治理主体法治意识淡薄、普适法律在乡村“水土不服”和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不到位的困境,可以采用加强治理主体的法治意识、调和乡村治理的规范冲突和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探寻法治困境的出路,以更好地激活“三治融合”中的法治力量,形成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的科学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

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发展不仅是实现法治社会和法治经济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发展的必要举措。但是法治乡村建设仍面临着一些困难。我国在发展中多次强调要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因此,破除法治困境,激活法治的中坚力量对于全民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发展的必要性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在得到大幅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经济水平较低、农业现代化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要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其中法治乡村建设举足轻重。

是实现“三治融合”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乡村发展状况一直都是我国高度关注的问题。揆诸当下,乡村治理需全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治理合力,共同助力乡村建设和发展。法治作为乡村建设“三治”的手段之一,在凸显村民自治主体、解决乡村纠纷、稳定乡村秩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是实现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

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乡村建设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而“三治融合”,尤其是法治手段,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对乡村法治事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价值。目前,我国乡村存在就业资源紧张、农业现代化转型困难、农户经济纠纷等问题。而安全稳定的乡村生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法律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解决纠纷的利器,对法律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因大规模的人力回迁而造成的对乡村有效资源抢夺和乡村生产生活秩序的混乱。

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发展的必要举措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法律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今,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乡村振兴战略仍未实现纵深发展。只有深入推进“三治融合”,重视法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重构乡村秩序和格局,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平稳扎实推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中的法治定位

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合力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其中,法治不同于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目的定位,不同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定位,法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2]。

第一,从国家的有关政策来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明确要求建设法治乡村。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也强调了法治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乡村治理不能脱离法治,要把法治融入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激发乡村治理的“法治细胞”,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来看。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将国家建设的各事项都纳入法治建设轨道,乡村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效。乡村治理法治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遵循法律,依据法律规定管理乡村各项事务,把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纳入法治轨道中,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实现村民自治。乡村治理中依据的“法律”要从广义上理解,即包括但不限于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当然,这里法的制定既要与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相融合,也要体现法治乡村建设的特殊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从“三治融合”的内在逻辑上来看。自治和德治都依赖法治发挥作用,不能脱离法治的范畴。法治为自治和德治提供了底线保障。一方面,法治能维护自治的公平正义。在村民自治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纠纷,而如何公正地解决纠纷就成为重要的问题。当自治的解决方式仍无法解决矛盾时,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就会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法治守护德治底线。法治不仅可以弥补德治的不足,还能与德治衔接起来,更好地实现自治。德治主要是利用道德标准来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但是道德约束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当道德约束无效时,法治的刚性恰好可以弥补德治约束的柔性。另外,德治有着法治无法比拟的优势。德治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即道德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和认同感,将法治与德治衔接起来,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相互融合、相互转化[3]。

在“三治融合”中激活法治力量

乡村治理的法治困境

1.治理主体法治意识淡薄

乡镇政府对法治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镇政府和社会力量高度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和农业发展的经济领域,对法治意识领域的关注度不够。即使有加强法治建设的活动,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核,对村民的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对村民的法律问题不能充分解答;普法活动也多以发放宣传册、传单、填问卷等形式为主,没有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缺乏生动性,使法治宣传活动流于表面。

村民法治意识较为薄弱。囿于法律影响力的地域性,很多村民欠缺保障权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另外,村民长期以来受到“裙带社会”“人情关系”等思想的影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族长权威”等思想根深蒂固,当村民遇到法律纠纷,通常不会立马寻求法律的帮助。

2.普适法律在乡村“水土不服”

国家对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事项进行了规定,法律为乡村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4]。但法律的一般性、原则性和普适性特征则决定了其在地方落实过程中的不适感。地方的民族风俗、文化习惯和治理力量都存在差异,如果将法律生搬硬套进则会适得其反,激发更多的矛盾。另外,相对于后来制定的法律,村民更愿意接受由来已久的村规民约,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些村规民约与法律不适应但深入人心,在村民脑海中根深蒂固,这也成为法律在乡村中实施的重大障碍。

3.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不到位

乡村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区域,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边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未能发挥预期作用。法律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足。乡村经济与城市相比较为落后,这是导致乡村法律人才不足、法律组织不完善等的根本原因。就律师而言,虽然近几年律师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大多都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遑论经济十分落后、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另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足还体现在财政保障力度不够上。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具有公益性,以维护和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为宗旨,如果仅依靠社会力量来支撑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司法行政机关应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发挥强基固本和保驾护航的作用[5]。

另一方面,传统的乡村法律服务无法满足乡村多样化的法律需求。三农工作逐步表现出综合性和复杂性,在拓宽经济发展渠道的同时,也为村民之间留下了滋生经济纠纷的空间。当村民参与的活动变多,矛盾纠纷也会逐渐多元化,与之对应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应呈现出多元趋势,从单向的“专业性”发展为多维度的“复合专业性”,这对法律服务者的法律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法律服务者和法律服务模式无法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形。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更侧重事后救济,对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鲜有关注。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乡村事业的发展,三农工作广泛试点的现状也激发了更加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要。

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发展进路

1.加强治理主体的法治意识

摒弃传统人治思维,加强法治意识,需要基层政府和村民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其一,加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到诚心诚意为村民服务,化解村民矛盾。加强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训,将法治服务意识与公正文明执法相结合,通过邀请法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定期考试考核、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提升执法人员对执法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其二,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际相关联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普法人员不仅要通过线下分发宣传单、法治相关资料、设点服务咨询的传统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村民答疑解惑。还应通过科技赋能,将现代技术和电子科技运用到普法活动中。譬如,通过播放短视频、播放电影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开展普法活动。另外,法律知识具有专业性,一般人难以理解,普法人员可以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以便村民深入理解。

2.调和乡村治理的规范冲突

要调和乡村治理的规范冲突,要做到两点。第一,厘清一般普适法律和特殊具体法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国家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应适用于一般法律;而在有关地方民族风俗、地方利益和基层秩序等方面,应选择不违反上位法的特殊法进行规制,以弥补一般法的不足。第二,特殊法的制定要结合村规民约。极具地方特色的法律,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特殊法是国家一般法的延伸,继承了一般法的治理精神和原则。同时,对村规民约的制定又起着指引和指导作用,使“公序”与“良俗”更好地融合起来。要摒弃村规民约不合理的部分,将新时代法律法规的新鲜血液注入到村规民约中,制定优良的、与时俱进的村规民约。

3.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合理的资源配置是乡村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合理是乡村法治发展的关键。首先,实行发达地区法律服务机构帮扶机制。要求发达地区的法律服务机构定期“点对点”地为村民解答法律难题,帮助村民解决法律纠纷,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其次,合理分布法律服务机构。每个乡村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环境,因此,法律服务机构的分布应当结合乡村人口数量和组成结构、乡村面积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分布法律服务机构。再次,进一步扩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依赖于基层政府实行人才回流的普惠政策,政府要着力解决乡村经济、就业、医疗等问题,为法律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形成乡村人才回流吸引力。鼓励法律人才应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积极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等。

第二,增加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方面,抓好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精准性”。公共法律服务要遵循当地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法。即公共法律服务既要关注普通村民、个体工商户、承包经营户等个体需求,也要关注村民委员会、合作社等组织需求;既要做好普通的咨询、代理、辩护等基本法律服务,也要处理好农业产品升级、农产品营销多样化等农业智慧化过程中带来的特殊法律问题[6]。另一方面,抓好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专业性”。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法律知识上,还体现在运用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解决“权利贫困”和法治建设的矛盾中。要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专业性,一是要抓好“关键少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还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利好条件。二是要积极培养本土法律人才朝着复合型专业化发展。乡村法律问题不仅涉及单纯的法律知识,还涉及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农业产品加工销售等专业性问题,所以不仅要加大对法律服务人才的多面培训,还要引入相关专家学者为法律服务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保障。

在“三治融合”的背景下,法治乡村建设对法治的治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发展对提升治理主体的法治意识、调和乡村治理的规范冲突和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大有裨益。乡村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事关法治社会建设水平,事关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进程。推动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发展不容忽视。解决乡村治理的法治困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基层政府、社会力量、村民等主体共同发力。

参考文献

[1]林宵,马婷婷.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法治进路[J].三晋基层治理,2022(05):62-66.

[2]徐婧.“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法治”进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53-63.

[3]李小红,段雪辉.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2022(01):70-76.

[4]杨焜铄.“三治融合”视域下法治乡村创建的困境及路径优化[J].乡村论丛,2023(01):66-74.

[5]王亚丰,黄春蕾.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困境与优化:基于社会治理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1(01):105-112.

[6]安宁,潘越.乡村振兴视域下政府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现代化治理路径[J].河北法学,2023(03):153-174.

【编辑:史偌霖】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三治融合”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发展进路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
2024-1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家政领域产教融合企业,鼓励各地吸引养老、托育、物业、酒店等相关领域大型企业进入家政行业跨界经营。 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是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升家政服务...
2024-11-15
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4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长牙带电”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云岭大地耕地保护红线。 《意见》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
2024-11-13
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参观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成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2024-11-23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项目、500多个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进行展演展示。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优...
2024-11-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总结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4-11-22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几十位村民正在芍药田里忙碌。 “芍药浑身都是宝,芍药花期已过,眼下又到了挖芍药根的时节。挖出来的芍药根一部分分株出新苗用于栽种,一部分整理出根块用于售卖中药材。”农户彭克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示范园可收获芍药种苗18万余株、...
2024-11-22
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蛟鱼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伴随着蜜蜂“嗡嗡”的振翅声,蜂农们开始了一天的取蜜工作。 “今天我们要抓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几十桶蜂蜜取完。”一大早,蜂农胡宜杰就进山了。他戴上手套,拿起采蜜工具,小心翼翼地取出蜂巢。抖蜂、...
2024-11-19
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和美
陵川县丈河村一景。山西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摄 日前,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运城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路径,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
2024-11-15
给全球做泳装,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
在辽东湾畔的辽西走廊中部,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少有人知的是,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这里。兴城,一个给全地球人做泳装的小城;一个把“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的“泳装之都”。 兴城泳装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那些前来海滨度假的各地游客,把五彩斑斓的泳装产业带到...
2024-11-21
又是一年柿子红。 11月9日,在渭南市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一盏盏“红灯笼”模样喜人。 剪把、打花、削皮、吊挂……经过好几道工序后,一串串富平尖柿被送进晾晒棚里酝酿甜蜜,丰收的喜悦伴着柿子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 “富平柿子如今可不愁卖!”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笑...
2024-11-20
广西忻城县坐落在碧波荡漾的红水河畔。这个山水环绕的县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糯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忻城糯玉米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目前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粤桂协作...
2024-11-20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
2024-11-22
近期,以“新质赋能·数智领航”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大会由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杰出代表45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饲料...
2024-11-22
11月15日,第四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千阳县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千阳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振兴奶羊种业,支撑羊奶健康中国”,旨在探讨奶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奶羊种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吸引了...
2024-11-22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 (一)做好棚室准备 1.加固温室。入冬前后,加强日光温室骨架、墙...
2024-11-15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2024-11-12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2024-10-9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不断产生吸引公众的新内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文旅部门也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正将网络文学IP优势融入到本地旅游场景中,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2024-11-22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
2024-11-22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的晋南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在约5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该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 物阜民丰 都城气象 民以食为天。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
2024-11-22
国家卫健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这两年5岁...
2024-11-22
年末岁尾,经营活动、庆典活动较多,加之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高级指挥长王玮22日表示,消防救援部门一手抓“防”,一手抓“消”,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王玮在当日举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
2024-11-22
广州市22日发布通知,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当日联合发布的通知,取消该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通知,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穗...
2024-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站。白雾村村容古朴,风景如画。近年来,会泽县深度挖掘白雾村马帮文化、铜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石榴文化节、铜运古道等特色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会泽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白雾村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国庆期间,白雾村接...
2024-11-22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
2024-11-21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莱阳的秋月梨又爆单了。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秋月梨的货车飞驰在莱阳市谭格庄镇上,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谭秋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地客商懂行,买秋月梨首选咱莱阳谭格庄的‘谭秋月’。”谭格庄镇西赵家庄村...
2024-11-21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2024-11-22
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哪些变化需警惕?
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 它是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 以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 号召全世界人民给予儿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儿童更多关注 今年的主题是: 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 今年世界儿童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2024-11-22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2024-11-22
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 [详细]
11/21 “最佳旅游乡村”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圈粉”世界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 [详细]
11/21 山东莱阳市秋月梨一年卖出逾3亿元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 [详细]
11/19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百里杜鹃:“四好农村路”开启乡村振兴希望之门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条从彝山花谷延伸至杜鹃湖的“... [详细]
11/15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 [详细]
11/15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 [详细]
11/14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飘向乡村的“蒲公英”: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19年的教育梦
  蒲公英中学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 [详细]
11/14 重庆石柱:“冷莼菜”成“热产业”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 [详细]
11/12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亭林: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串点成片 强化“组团式”乡村振兴 亭林后岗老街里,... [详细]
11/12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蒲苇 大作为!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根小小的蒲苇,何以成为打开村民致富门路的“金钥匙&rdqu... [详细]